是人,都嚮往完美

但很少人能接受不完美


雖然大家都清楚


是人,就有不完美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不完美


容易被聯想到的是較負面的詞句


像是:「缺點」、「不好」


「爛」、「差」 


只是 ...

唯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才能真正勇敢


不只成年人適用         

孩子更是如此        


幼年時期一定要特別注意


一昧要求孩子完美、有自信


其實孩子更容易因做不到而自卑


一起來看看,怎麼讓孩子


富有自信心及同理心吧!


 

兄弟各有所長,因為想在擅長領域得到認同


仔細觀察,如果不是獨子


通常兄弟擅長的都不同


老大擅長讀書


老二擅長運動


老么則喜愛閱讀創作

 


在孩子年幼時,父母就是整個世界


所以通常老大剛開始能「獨佔」父母的愛


當老二出生,父母的愛也被「瓜分」


所以為了爭奪父母關注


不但不會干涉對方的擅長領域        


還會設法開創新領域 ( 像是藝術 )         


以博取父母認同         

 


過程中孩子會不斷測試

什麼方法能成功

引起父母關注(包含使壞)

這些「成功方法」

甚至到成年還會繼續使用

成為性格的一部份 


         

想孩子學好

要給「期待」

也要幫他們踩剎車!


當父母誇讚「好有責任感」時


孩子會為了回應父母期待


努力成為有責任感的孩子


甚至加倍要求自己


凡事都要有責任感!


因為他們認為


要是背叛父母的期待


就很可能被拋棄 


而在回應父母期待的過程

受到周遭關注、肯定時

會更積極回應期待


只是孩子不懂自己踩剎車


往往做過頭導致出現


「不想再背負任何責任」的想法


這時就會開始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


也可能會疲於當個「好孩子」而學壞


 


         

成長過程 別稱讚

別斥責,只要陪伴


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學壞


所以做錯事情時通常都是直接責罵


而相對的,因為鼓勵孩子學好


當作得不錯,就會稱讚


但有趣的是

不管稱讚、責罵

都容易讓孩子養成「為了

評價而行動」的個性


所以很容易發現在長大後


有些人在被看見時,會很努力


但沒被看見時,就不會主動


就來身體銘刻的「稱讚」記憶


沒被看見,還主動,也不會被稱讚


所以自然在別人看不到時


就不會持續主動做任何事情了

 


同理,斥責也是


面對孩子「行為偏差」時用斥責


因為孩子不是因自己的意思停止行動


所以挨罵的當下會停止


但在無法監視到的地方


還是會持續做出偏差的行為 


       

陪伴加上溝通

孩子成長後會更懂事


不能責罵、不能稱讚


那要怎麼跟小孩溝通?


不就什麼話都不能說? 


其實只要 ...

不試圖操控對方

透過坦承溝通

建立信賴關係

對方就能接受


在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後


過一段時間


氣氛較為和緩時試著溝通


過程中要避免使用支配性的言語


像是:


「要是你這麼做


我會覺得很開心」


「你這樣做我很傷心」



孩子遠比

我們想像中成熟


溝通過程中


只需要坦白傳達自己的感受


再來就是等孩子


依自己的意思改變行動 


         

丟棄「比較」

找到孩子長處

才能真正建立孩子自信心


以下的幾段話有沒有很熟悉呢?


「你看看隔壁鄰居的A君!


和他相比擬真的太不乖了!」


「你看看你堂姊成績多好!


你就是不認真才會考這麼差!」


有沒有發現

在「比較」的過程中

自己的確因壓力而成長

只是同時

問問現在的自己

「面對事情

我是真的有自信嗎?」


東方社會


因為謙虛的個性和社會風氣


一但談到別人家的小孩


總是大力稱讚


而談到自己家的小孩


總是覺得還不夠好


這種過程反而容易令小孩有


「我真的有這麼差嗎?」的想法


以及「反正不管怎麼做都不好」的感受

 


試著發現孩子的優點

讓孩子習慣正視自己

「是有優點的」這件事


然後逐漸能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


就能更進一步地創造更多優點


如果真要比較


那麼請比較過去和現在的他        


然後稱讚「蛻變」的他        


 


         


《快速總結》

人生是馬拉松

孩子的獨立、自信

不是被比較出來的


天下父母心


每個父母總是希望


自己孩子過得輕鬆


男成龍,女成鳳


都是優秀人才


導致現在許多孩子在年幼時


就參與菁英教育


或是許多才藝班


深怕起步輸人


所以常拿身旁優秀的人來舉例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他們一樣


甚至表現更加亮眼


 


只是過程中,也因為工作繁忙


沒有過多時間了解事情的來由


只能依照成績,或行為結果直接判斷


是否稱讚、責罵


 


其實,花時間陪伴孩子


試著跟孩子溝通


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


找到孩子本身的長處


引導孩子獨立發掘更多可能性


建立出來的自信反而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