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自2009年以來,策劃一個名為《改變》(Images of Change)的圖片系列。


從這些系列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地球是如何在快速地變化。包括鹹海的縮減、阿拉斯加的冰河融化、北京的城市擴張…。其中,有許多照片顯示氣候變化對環境毀滅的不良破壞,也有些照片反映類似烏干達森林再生的正向變化。


「氣候變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有點抽象的概念,但是藉由圖片可以讓它感覺到有些在無形中已經發生了,有些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任職於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網絡經理的蘭德爾•傑克遜(Randal Jackson)表示,這個圖片系列讓我們更容易去體會到氣候變化的深遠影響。



       


△  冰河融化:左圖為1890年代,在阿拉斯加的繆爾冰河(Muir Glacier)。右圖為2005年,該冰河快速融化後的景觀。



       


△  冰河變薄: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阿拉帕霍冰河(Arapaho Glacier),從1898年到1960年間,已經變薄了40餘米。左圖為1898年所攝,右圖為2003年所攝。



       


△  冰河縮減:阿拉斯加的哥倫比亞冰河(Columbia Glacier)從1980年代已經大幅縮減了,如上圖,左圖為1986年7月拍攝,右圖為2014年7月拍攝。



       


△  冰帽解凍:米達爾斯冰原(Myrdalsjökull)是冰島第四大冰帽。左圖為1986年時覆蓋了卡特拉火山(Katla volcano)的冰帽。左圖為2014年所見因地熱而縮減的冰帽。



       


△  湖泊縮減:哈薩克斯坦斯坦的鹹海(Aral Sea),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急劇乾涸。它曾經是世界第4大湖,但在1960年前蘇聯時代,為了農業用水而開始萎縮。左右兩圖中的黑色外框表示在1960年鹹海的湖岸。



       


△  湖泊乾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猶他州邊界的鮑威爾湖(Lake Powell),由於長期乾旱加上抽水,已經枯竭了。



       


△  湖面縮減:阿根廷的奇基塔湖(Mar Chiquita)是世界最大的天然鹽湖之一,但是由於灌溉和抗旱所需,湖面一直在縮小。上述兩幅衛星空照圖,顯示奇基塔湖縮小前後的對照。



       


△  湖泊瀕亡:非洲的乍得湖(Lake Chad)。左圖為1972年所見,中圖為1987年所見,右圖為2002年所見。它曾經是世界上第六大湖泊,由於乾旱,該湖已經乾涸,現在的面積是1960年代時的20分之1。



       


△  沙塵覆蓋:在中國遭沙塵暴席捲的遼寧地區。左圖為2002年終相對晴朗的一天,2002年3月23日。左圖為同年4月8日遭沙塵暴覆蓋時。亞洲的沙塵暴,不僅影響了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產,也造成氣候的冷卻。



       


△  野火燎原:在美國愛達荷州,2010年8月23日一天之內,野火就焚毀20萬英畝的山林。左圖為2010年7月24日野火前,右圖為2010年8月25日野火後。



       


△  洪水決堤:美國愛荷華州的漢堡(Hamburg)。左圖為2010年9月,右圖為2011年8月,大洪水後出現決堤的情景。



       


△  城市發展:北京。中國從1970年代起,一直在快速成長。上圖中,藍色塊表示建築物和道路,紅色塊表示農業植被。左圖為1977年,右圖為2011年。



       


△  城市發展:城邦國家新加坡,一直在填海造地,擴大它的邊界與衛星島嶼。左圖為1973年所見,右圖為2009年所見。



       


△  城市發展: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ah)。左圖為1972年所見,中圖為1990年,右圖為2000年。



       


△  城市發展:肯尼的亞內羅畢(Nairobi)是在1906年形成的小鎮,如今已迅速成長為一個蓬勃發展的大都市。左圖為其1976年的衛星空照圖,右圖為2005年的衛星空照圖。



       


△  城市發展:美國西南方的亞利桑那州圖森(Tucson),因為科技熱潮而快速成長。左圖為1984年所見,右圖為2011年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