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二郎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了。殊不知這是一種陋習,且損害身體健康。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有教導,在《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第四》中說:「若有說言佛聽比丘常翹一腳……如是等輩如來悉聽出家為道,是名魔說。」常翹一腳,即現在所說的翹二郎腿。佛陀又說:「我是不允許常蹺一腳的。如果有人說世尊允許這樣做,應當知道,他就是外道眷屬,而不是我的弟子。」


       

  弘一法師亦是反對翹二郎腿的。他在泉州承天寺作「改習慣」的開示說:「坐時注意威儀。垂足坐時,雙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翹架,更不宜聳立或直伸。餘在家時巳改此習慣。且現代出家人普通之威儀,亦不許如此。」


       

  由此可見,翹二郎腿的坐姿,是有失佛弟子的威儀,並且是貢高我慢的表現。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必須引以為戒,加以改正。


       

  從生理和醫學角度講,常翹二郎腿對身體健康有損害。常翹二郎腿,極易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佈不均,從而引起原因不明的腰痛。此外,翹著二郎腿久坐,由於雙腿互相擠壓,還會妨礙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腿部的靜脈曲張,嚴重會造成腿部血液迴流不暢、青筋暴突、潰瘍、靜脈炎、出血或其他疾病。


       

  一位英國醫生經多年觀察發現,不良的坐姿,不但對身體有害,而且與早衰有一定的關係。長期不良坐姿對肌肉施加張力和緊壓,產生過量的骨膠原。而骨膠原是連接肌肉組織的支撐纖維,在正常情況下,它負責肌肉組織的彈性,如果骨膠原過量,就造成神經、血管和淋巴管的緊張,一旦骨膠原侵入肌肉組織,肌肉就會僵硬,人就顯得老態龍鍾,步入衰老的行列。


       

  出家僧人平時都很注意行、站、坐、臥的威儀,僧團中規定了「行如風,站如鬆,坐如鐘,臥如弓」的戒條,這對保護好僧人的色身,更有充沛精力修行是大有裨益的。


       

  就拿「坐如鐘」來說吧,僧人坐凳上,上身挺直,小腹內收,下頜微曲,兩下肢與肩等寬,雙手放膝蓋上,不輕易變換體位。


       

  這樣的坐姿有幾個好處:


       

  1、表示對佛陀的尊敬,亦顯示佛弟子的威儀;


       

  2、從生理角度說,這種坐姿,由於腰部韌帶、肌肉等不受到過度的牽拉,所以能使腰椎乃至整個脊柱保持正直,而且身體消耗的能量也較少;


       

  3、這也是一種體能鍛煉,如腰痛患者,一天這樣坐幾次,也不失為一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