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癥狀判斷心臟是否停止工作!你的心還好嗎?

原創 百科名醫 2017-05-30 21:15

心臟是人和脊椎動物身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把血液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使身體各部分發揮功能。人類的心臟位於胸腔中部偏左,體積約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女性的心臟通常要比男性的體積小且重量輕。它的跳動代表著鮮活的生命,心臟驟停是死亡的標誌!

臨床上心臟驟停的癥狀和體征如下:

心臟驟停時間極短,發生的癥狀多在幾秒後,情況進展迅速。

1.脈搏、血壓、心音

脈搏觸不到、血壓測不出;心音消失;

2.突然意識喪失

或伴有短暫的抽搐,常為全身性抽搐,有時可伴眼球偏斜,注意與癲癇相鑒別。多發生在心臟停搏後的10秒內;

3.呼吸

呈嘆息樣,斷斷續續,逐漸就停止了。多發生於心臟停搏後20~30秒內;

4.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識喪失的一種類型,代表腦皮質功能嚴重障礙,多發生於心臟停搏的30秒後;

5.瞳孔散大

多在心臟停搏後30~60秒出現。但此時尚未到生物學死亡。

即使進展到瞳孔散大,如能給予及時恰當的搶救,還是有復甦的可能的。

復甦的成功率取決於什麼?

首先,看了以上心臟驟停的癥狀出現時間,我們就能體會到時間對於心臟是多麼的珍貴。所以,復甦的成功就要取決於實施復甦開始的遲早,越早越能有效挽回。

其次是心臟驟停發生的場所,如心臟驟停發生在可立即進行心肺復甦的場所,則復甦成功率較高。患者是否患其他嚴重疾病,如心室顫動、心室停頓、室性心動過速、心電機械分離等也是影響復甦成功與否的因素;最後要看心臟驟停前患者的臨床情況如何,是否合并其他臨床疾病。

有的人就會說,那為什麼醫院裡條件那麼好,還是有搶救失敗的人呢?那是因為在醫院或加強監護病房,雖然可以立即進行搶救,但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患者在心臟驟停前的臨床情況。

換言之,患者之前的身體狀況及所患疾病的類型都有影響。若患者高齡,或有其他疾病並存,如腎功能衰竭、肺炎、敗血症、糖尿病或癌症等,則復甦的成功率並不會因為在醫院就高,很可能還比不上院外的。

預後情況:

若為急性心臟情況或暫時性代謝紊亂,則預後較佳;若為慢性心臟病晚期或合并其他疾病,則復甦的成功率不高。

慢性病或非心臟病的嚴重疾病的患者,復甦成功率主要取決於心臟驟停時心電活動的類型,其中預後最好,成功率達67%的是室性心動過速,其次為心室顫動,概率為25%,如若類型為心室停頓和電機械分離,則預後很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