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

當Jadav Payeng在印度阿薩姆邦的荒漠中

徒手種下第一株樹苗時,

誰也不曾預料到他會創造出一片550萬平方米的森林,包括他自己。

故事要追溯到1979年,

在連續幾場災難性的洪水過後,

樹木連同家園都被沖刷地一乾二淨,

16歲的Jadav看到貧瘠的沙地上

躺著大片大片乾癟的死蛇。

他被眼前的場景所震驚,問長輩們,我們會不會有一天也像這些蛇一樣死去?然而大家只是嘲笑他,他卻暗自下定決心要讓這片荒地變得更綠一些。

他給政府寫信,

得到的只是諷刺的答覆,

讓他自己去種樹。

然而他真的去種了,

而且這一種就是37年。

從長輩那得到一些建議和竹子的種子後,

他便開始認真地在沙地上丈量、

挖坑、埋種、澆水。

他把家安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岸邊的小島上,每天清晨喂好奶牛,給居民們送完牛奶,完成家中的勞務後,就會到家附近的沙地種一些樹苗,直到深夜。

賣牛奶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收入,

被用來貼補家用,

也用來購買樹苗和工具。

隨著樹林面積越來越大,

澆水成為了最頭疼的事情。

他無法僅憑一己之力,

每天將河邊的水引流到所有的樹苗。

於是他發明了竹子澆水系統,

每株樹苗上設有一根竹子軌道,

上面放著有一些孔洞的土盆,

水可以順著竹子滴到樹苗上,

一盆水可以用上一兩周。

Jadav還引入白蟻、螞蟻、蚯蚓和一些其它昆蟲來改善土壤的條件。“昆蟲們很擅於提升泥土的肥沃程度,它們在堅硬的石頭表面鑽來鑽去,能夠使土壤疏鬆,更易於開墾,比機器更高效。”他說。 

幾十年種樹如一日,

在Jadav的不懈堅持下,

樹林變得越發茂密,

甚至引來了許多大型的野生動物,

第一次聽見大象的吼叫時,

他興奮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訴妻兒。

但同時,這也給周圍的村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大象跑到農田裡偷吃莊稼,破壞農作物,老虎在村子裡捕食野雞野鳥。憤怒的村民們跑到Jadav家中鬧事,毆打他,甚至威脅他說要砍掉他的森林,即便如此Jadav仍不放棄。

Jadav說,只要森林裡有足夠的食物,它們就不會跑到村裡擾亂人們的生活了。他開始種更多更多的樹,尤其是那些動物們可以取食的果樹,比如大象愛吃的香蕉。

漸漸地,森林裡的物種越發豐富,

鹿群逐漸增大,

孟加拉虎、印度犀牛、兔子都來了。

這兒還是許多鳥類的家,

甚至還有禿鷹,

每年都會有約100頭的群象遷徙至此

居住長達6個月之久。

從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

到枝繁葉茂的熱帶雨林,

Jadav一直是一個人在種樹,

村民們常排擠他,

連朋友也質疑他。

唯有家人一直無條件支持他,

他們一家五口在森林邊搭建了草屋,

如果需要種更多的樹,

妻子和兒女們也會幫忙。

 

2012年,

Jadav被印度尼赫魯大學環境科學學院

授予“印度森林之子”的榮譽;

2013年,

來自加拿大、美國、印度等國家的電影製作者

紛紛將他的事迹拍成紀錄片,比如《Forest Man》,

以鼓舞更多的人保護自然;

2015年,

他被授予印度第四大最高平民獎項

Padma Shree獎……

Jadav從小就是個成績優異的孩子,

他曾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

卻因為種樹犧牲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但他從未後悔過。

紀錄片《The Forest Man of India》

“兒時一起念書的好友,有五個都成為了工程師,搬到城市裡住進了舒適的公寓,而我卻犧牲了所有的東西,堅守這片土地,這片叢林就是我的家。我獲得的認可和獎項就是對我的財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說。

如今這片550萬平方米的叢林,

被人們稱為MOLAI FOREST

是以Jadav的小名命名的。

Jadav認為,現在的教育模式應該改變,

每個孩子應該被要求每天種兩棵樹,

而不是只會學習。

已經擁有550萬平方米森林的Jadav,

有了大片的豐富綠洲,

有了很多的榮譽,

他仍未停止前行。

現在的他又投身到鄰近的

150萬平方米的沙地綠化工作中去了。

他要一直一直不停種樹,

直到和樹木融為一體的那一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