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養生保健食譜——食粥

粥食是養生保健的秘訣,吃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吃粥,也就是吃稀飯,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至今的飲食習慣,也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飲食養生之道。宋代陸遊做詩讚嘆食粥: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

我得長年養生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稀粥是屬於半流質的清淡飲食,在煮粥時一定要強調四個字:「稀博粘粥,」既不能煮得太稀如水,又不能煮得成了厚稠的乾飯。喝粥的好處在於,不但補充了人體的需水量,同時稀粥清香,容易消化,充飢養胃,補脾益氣,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健康飲食。

由於粥性清淡,得天地中和之氣,能補益肝臟氣血。佛經上說,食粥有五種功德:

(1)善除飢(2)善除渴(3)善除宿食(4)大小便調適(5)善除風病

所以寺院中食粥時常念:

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中國很早就有食粥可以延年益壽之說,粥的養生延壽作用,已經被歷史養生家所證實,歷史上很多長壽的人,多與吃粥有關係。中醫上說,食粥可以:

(1)治虛, (2)強陰, (3)壯骨, (4)生津,

(5)明目, (6)溫養胃氣, (7)增長智慧。

粥養胃的功效尤其晨掛在了第一。所以在古書《起居飲食譜》中說:「粥食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病人老人宜煮粥實,粥養最宜。"

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一生對食粥養生很有研究,體驗特別深,一直活到90多歲,還把自己食粥延年益壽的經驗寫在《老老恆言》一書中,記載了100種粥,他深有感觸地說:「粥饒益人,老人尤宜。老年人可以整天食粥,不管幾頓,飢餓了就吃,能強身健體,還能享高壽。」

現代有不少百歲老人,大多都有食粥長壽的寶貴經驗。活到110歲的著名書法家蘇局仙,其延年養生法,是一日三餐進粥。107歲的大畫家朱屹瞻,始終保持早

晚吃粥的飲食規律。活到108歲的湖南桃江縣范香秀老人,一日三餐愛吃稀粥,尤其愛吃綠豆粥。

 

現代醫學證實,每天喝粥至少有四大好處:

(1)補充了身體大量水分。水是構成人體最重要的物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正常人體內含水量高達70%。稀飯里的水營養豐富,對人體有九大功效:

強壯。補氧。調節體溫。增強免疫功能。

促進新陳代謝。減肥。解毒。潤澤。鎮靜安定。

粥水是延壽的神藥,最關鍵的作用就是維持了人體最好的新陳代謝。

(2)養胃正氣。粥食的中和之氣,食後能排除體內的邪氣,使五臟六腑安和,悅神爽志,氣血通暢。

(3)增強消化系統功能。粥易於被胃腸吸收和消化,增強了免疫力,避免了整個消化系統的疾病。

(4)用粥食來作食療。藥補不如食補,吃藥不如吃粥,用各種粥食來對症治療疾病,方法簡單方便,食為安身之本,效果顯著有效。

常年食粥,補充水分,增加營養,消除隱患。

防癌抗癌,奧妙無窮。不同粥膳,各有其功。

大棗粥——補氣血,健脾胃。紅棗益心補血,安神補胃。

赤小豆粥———睫脾利水,通便減肥。紅豆可消水腫、利水氣、減肥、美容、佐食。

枸杞粥——補腎養肝,滋陰明目。凡視力減退、夜盲症,可飲用枸杞粥,有補腎明耳之效。

荷葉粥——解暑熱,散瘀血,降血壓,減肥胖。

蓮子粥——養心、益腎、補脾、潤腸、抗衰老。

蘿蔔粥——化痰、止咳、開胃、消食,還能抗輻射、抗腫瘤、抗病毒。

薏仁粥——健脾除濕,防癌抗癌。

花生粥——富有營養,滋潤皮膚,容光煥發,能治失眠以及神經衰弱,以花生代肉,吃素者必須多吃花生粥,以達到身體健康長壽。

紅苕粥——紅苕營養價值極高,維他命含量豐富,補虛弱,益氣力。

玉米粥——防病抗癌,體力充沛,精神飽滿,嗓音洪亮,中氣十足。

綠豆粥——清熱,利水,明目,解一切毒,特別適合於我們現在這個社會。

小米粥——小米能除濕、健脾、鎮靜、安眠,晚上喝小米粥,呼呼大睡。

豆漿粥——營養價值極高,防癌抗癌,扶正去邪,延年益壽。

南瓜粥——南瓜是一種低糖食品,常吃南瓜的入不得糖尿病。南瓜粥還有降血脂和減肥的作用。

龍眼粥——龍眼就是桂圓,補血安心,是貧血患者的珍貴補品。近視眼者,常吃龍眼,龍珠鳳眼,增強視力,名不虛傳。

胡蘿l、粥——補血明目,清潔血液,幫助消化,可以延年。

蓮藕粥——藕涼血清心,佐食開胃口。

其他還有山藥粥、青菜粥、核桃粥、芝麻糊粥、百合粥、生薑粥、人參粥、扁豆粥、板栗粥、松子粥菊花粥、黃精粥等等。

正是由於各種粥膳有著很好很多的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效果,所以受到古今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現代很多人經濟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卻把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粥拋棄了,不少人早已沒有了喝粥的習慣,還錯誤的認為:「有錢了,何必再去喝稀粥,過那種苦行僧的日子呢?」這是完全不正確的觀念,這也是現代人飲食一個很大的誤區。

宋朝范仲淹,兩歲時死了父親,隨母親艱苦度日。他從少年起,就胸懷大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刻苦好學,晝夜苦讀,但是身體一天天瘦弱下來。有一天,范仲淹閱讀《禮記》時,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秘密,《禮記》中介紹:糜粥作飲食,既能解渴充飢,又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從此,他就經常用一點米,摻和野菜煮粥,以粥充飢,既填飽了肚子,又便於消化吸收;既開支極少,又使骨瘦如柴的身體元氣得到了恢復。

到後來,范仲淹高中了進士,得以重用,成為北宋的名臣,官做到了宰相。在朝庭中,應該不缺山珍海味,但是范仲淹平時飲食,仍然天天以食粥填肚,吃粥成了范仲淹全家的家常便飯。他還施粥養活三百戶貧困的人家,這種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