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芯話 - 徐巧芯 國民黨草協聯盟發起人

民進黨已經執政一年,但到現在仍習慣當在野黨,把錯誤都推給別人,完全沒有執政黨應有的負責態度。

尤其在政論節目上,也經常聽到民進黨議員或立委,把蔡政府兩岸政策失靈而導致的各種外交危機推給國民黨,說都是因為國民黨扯後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如果在立院僅有35席的國民黨,都可以把民進黨的施政完全搞砸,那麼這個執政黨未免也太遜了吧。

說穿了,只是卸責的藉口罷了。

民進黨既然已經完全執政,該怎麼做都是總統或行政院長的決定,至於政策宣示以後導致的後座力,本來就是「歡喜做、甘願受」。

舉例來說,到底該不該特赦陳水扁這個問題,也是民進黨接下來將持續面對的棘手難題。

就我的立場,中監依法行政沒有不對,保外就醫只是不用坐牢而已,並不是自由身,本來就不應該在外面趴趴走。

此外,民進黨獨派開始不斷倡議要特赦阿扁,不僅成立了「台灣地方議會特赦阿扁總統大聯盟」,連高雄市長陳菊都表態應該特赦。

蔡英文至今未點頭,我也認為是合理的。

若真要特赦,也應該等到扁案全部審理完畢之後再說。

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民進黨總是喊司法不公─現在換人執政,民進黨沒有藉口再這麼說了,難道不應該盡快審理,讓台灣人民了解這些案子到底陳前總統是清白的還是有罪?

若在還有許多案子尚未審完的狀況下,就宣布特赦,難免讓民眾心裡覺得真相未明。

然而,民進黨到底要不要特赦,這個問題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沒辦法像其它議題一樣推給國民黨。

特赦,對於民進黨而言可以舒緩獨派壓力、凝聚深綠團結;然而對於中間選民來說會覺得失望。

不特赦,也就是維持保外就醫的現狀,對於中間選民不加分不扣分,但獨派逼宮蔡英文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就要看蔡政府能不能撐得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