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帶來的連帶效益包括減少意外事故率、碳排放與買車人數減少,以及通勤時間可以用來工作或娛樂。(路透資料照片)

福特汽車上個月突然撤換執行長,換上原先負責自駕車與叫車業務部門的海克特,反映自駕車發展快於預期、必須加緊跟上這波風潮。另一個理由,可能是在仔細評估自駕車叫車服務業務後,認為深具獲利潛力。

高盛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Uber這類的叫車服務業者,將來或許會向今天的汽車製造商尋求自駕車生產與車隊管理服務。屆時汽車公司管理車隊的利潤,可能比生產汽車還高。

自駕車是大勢所趨。Alphabet旗下自駕車部門Waymo,已試跑300萬英里。未來5年,將有8家廠商計畫推出全自駕車。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至2035年,高度自動化車輛的市場滲透率將達32%。

與此同時,美國叫車服務業者Uber與Lyft、新加坡的GrabTaxi,也開始測試與引進自駕車。未來幾年可能推出每英里收費1美元的服務,對許多駕駛而言比買車划算。

●顛覆7兆元汽車市場

有鑑於此,分析師預測,自駕車將顛覆規模7兆美元的汽車銷售、耗材與服務市場。隨著汽車自有率下滑,車廠必須轉型,扮演起車內連網服務供應商、自駕車車隊管理者、乃至於車用軟體公司等角色。目前車廠75%的支出是花在硬體上,這勢必得迅速調整。相較下,科技公司80%的支出花在軟體與客戶相關應用。

此外,自駕車帶來的連帶效益,還包括減少意外事故率、碳排放與買車人數,以及通勤時間可以用來工作或娛樂。然而,從石油到房地產,不少行業和領域也可能受到衝擊或遇到始料未及的難題。

首當其衝的將是職業車輛駕駛人,例如小客車、貨車與巴士司機,將難逃被淘汰命運;銷售員、保險業務員、加油站老闆、代客泊車與洗車工人的生計也岌岌可危。租車業除了已疲於應付Uber等叫車業者的激烈競爭、及二手車價格下滑外,還須調整營運模式,否則將難以存活。

●超速、違停罰單將消失

電力傳輸系統也須變革。電動車使用普及化後,會使分散式發電更具成本效益;電網一旦出現電力短缺,充電式電池也能用來供電。

同時,不再需要那麼多停車位,市中心土地得以釋出作為地產開發之用。希望藉投資停車場獲取長期穩定現金收益的投資人,未來則可能面對停車需求萎縮。好消息是,超速與違規停車罰單也會消失,也不再有停車計時費用。但市政府必須另闢財源。

棘手的是,程式設計師將被迫事先設定保命的先後順序,直到監管機構訂出法令。舉例來說,假設一名路人衝到載著乘客的自駕車前方,電腦應先保住誰的性命?路人或乘客?消費者能否接受自駕車不把自己或家人的性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器官捐贈的等待名單也會加長,理由是致命的車輛意外事件發生機率下降。

●塞車改善 宅配服務更熱

首先見到自駕車叫車服務快速興起的地方,將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這或許會造成城鄉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但隨著通勤者出行更輕鬆愉快,以及塞車問題改善,上班族或許會想搬到居住較舒適的郊區。

載人之外,自駕計程車也能同時兼差,例如餐點外送與宅配服務。對送餐網站GrubHub來說是好消息,但對聯邦快遞(FedEx)就未必如此。

最後,開車暴怒症、賣二手車須討價還價、車開到半路沒油、考駕照等,都可望走入歷史,但絕不會令人感到遺憾。

自駕車是大勢所趨,未來5年,將有8家車廠計畫推出全自駕車。(路透資料照片)

更多精彩......

狼家族網站:Coco狼家族網站

FACEBOOK:Coco狼家族fb

YOUTUBE:Coco狼家族youtube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