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致死率高達95%,出現六大警訊不可忽略,三吃三不吃守護胰臟健康

健康頭等艙 2017-07-04 10:12

胰臟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熟悉,因為非常耳熟的糖尿病就是胰臟出了問題,而胰髒的癌症---胰臟癌,非常的惡性,也令人心驚膽戰。但是胰臟這個器官到底長在那裡?有什麼真正的功能?可能許多人一知半解。

胰臟也稱為胰腺,位於胃的後方,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胰臟負責分泌許多消化酶和激素,像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它們都是消化和維持血糖水平必需的物質。根據國外網站《Step To Health》的報導,如果胰臟出現問題,很可能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胰臟出問題會有什麼後果?

外分泌部分出現問題

當胰臟功能受損(例如:慢性胰臟炎引起胰臟纖維化或胰臟手術切除等),消化食物的外分泌功能會先受到波及,若外分泌功能缺損至某一程度時,則會嚴重影響人體消化的機能,容易產生下痢、解脂肪便,甚至引起體重減輕的現象。

因此經常與好友喝酒大快朵頤,或有膽結石、高三酸甘油脂、高血鈣與家族有胰臟炎病史等人,要特別注意這個躲在幕後器官,有可能會發生急性胰髒髮炎等現象,包括突然而持續的上腹部劇烈疼痛、或合并噁心和嘔吐等癥狀,這種疼痛感會因走路或躺平而加重,坐起向前彎時疼痛才會稍為緩和,有時候疼痛更會放射到背部,嚴重的話會合并發燒、心跳加速,甚至產生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懷疑有急性胰臟炎的時候,要立即就醫,檢驗血清中澱粉酶及脂肪酶是否升高,有時需安排腹部影像檢查如超音波或計算機斷層,以評估胰髒髮炎的嚴重程度,必要時還需住院注射足夠的點滴輸液與電解質,保持空腹使胰臟休息,嚴重者若合并器官衰竭(如呼衰竭吸、急性腎衰竭等),有時甚至須要轉至加護病房觀察與治療。

內分泌部分出現問題

胰臟製造的胰島素,它可幫助吃進去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提供身體熱能,但若是胰臟內分泌功能有缺陷或失調,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身體產生胰島素的阻抗性,讓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血糖濃度升高就會引起人人耳熟能詳的糖尿病。未良好控制的糖尿病則會造成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與心血管疾病,而導致失明、洗腎、截肢、中風等嚴重的併發症。

另外有少數人罹患胰島腺瘤,反而會使得胰細胞異常分泌胰島素,因過量的胰島素而造成低血糖的癥狀,如:飢餓、冒冷汗及發抖等,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如何知道胰臟是否有問題?

1.腹痛

當腹部上方和胃後面出現疼痛就應注意。要記住的是,這種疼痛感只會出現在身體的左側、肋骨下方,而且疼痛在飯後、飲酒後或吃下高脂肪的食物後會加劇。

當您仰睡時,容易擠壓到胰臟,疼痛感也會更加劇烈。

2.發燒

攻擊胰髒的酶會導致炎症,因此,發燒是相當常見的癥狀之一。當您感到疼痛或不適時,不要忘了測量體溫。如果您的體溫確實升高了幾度,請立即就醫。

3.噁心

胰臟位於胃的後方,當胰臟出現問題時容易有噁心或嘔吐之情形。

4.頭痛

胰臟屬於內分泌器官,當胰臟出現問題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引起疲倦、易怒、難以集中精神或頭痛等癥狀。

5.體重減輕

胰臟疾病會導致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使身體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如果沒有刻意的節食或運動,體重莫名減輕就要注意。

6.心跳快速

胰臟癌可能造成慢性胰臟炎,當胰髒髮炎時,心跳會比正常值還快,同時呼吸也會加快。

如何照顧胰臟?

限制精製糖和麵粉的攝取

戒煙

避免酒精

多吃高纖維食物,特別是全穀物

避免食用紅肉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控制體重

預防糖尿病

攝取低脂肪的蛋白質。蛋白質對於治療和預防胰臟疾病是不可或缺的。請盡量從豆類和魚攝取蛋白質,或選擇脂肪較少的肉類。

鮮榨蔬果汁 健康小百科

維他命B6:維他命B6的不足,將會增加患中脈粥狀硬化的風險,因為維他命B6可以抑制血塊的形成,因此,在預防動脈粥狀硬化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維他命C:動脈粥狀硬化患者,經常有維他命C不足的現象,它能過籍由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量

幾種典型的“調味”食物:檸檬、青檸、無花果、百香果、鳳梨等口感濃郁的水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