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 誰偷走了教師的溫柔?當老師的無辜與陣痛

有人說,一個“趕夜路卻忍不住仰望星空”的人,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他心懷理想。然而當一線教師們仰望星空時,內心卻更加苦澀。這條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崎嶇坎坷。

我們呼喚“愛的教育”,追求“慢的藝術”,毫無疑問這是必須的。那麼對老師們,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多一些愛和耐心?

讓我們聽聽這位網友老師的憂愁:誰都懂教育不是對抗的道理,誰都願意永遠滿面春風慈言善語。老師們誰願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誰能夠給教師們一件只用來保護自己的軟蝟甲?

文中老師的想法或許比較消極,那麼我們就不要一味地批判,而是做一個積極的建設者。

01

老師必須厲害

一學期結束了。晚上朋友聚會。一大幫子人都是教師。年輕的剛上講台,年長的已將退休。大家都疲憊且憔悴,叫著嚷著舉杯祝福又挺過了一學期。酒中聊天,個個口吐真言。談及教師秘笈,大都脫不了兩個:厲害!做教師必須厲害,必須相當的厲害!

這厲害,有兩層意思:

一是專業必須厲害。現在的學生和家長口味都高,高到挑剔。專業平庸的教師,上課質量平庸的教師是很難得到認可的。

二是“為人”必須厲害。首先得讓學生怕你,畏懼你,否則,根本無法控制課堂。大家的感受驚人的一致: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初中的孩子,絕不會因為喜歡你就尊重你的課堂,絕不會因為喜歡你的課就認真做你的作業,絕不會因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難度遠遠超過教學的難度,維持正常的秩序,幾乎是對每一個教師的挑戰。

我細細觀察朋友們,確實都多少有點兒“臉露兇相”。特別是幾個教齡還短的年輕教師,為師不過幾載,似乎個個都已經歷了滄海桑田,觀念大異,性情大變,言說起和學生“交手”的故事,驚心動魄甚至駭人聽聞。在他們的臉上,先前的溫柔恬靜幾乎無存。

02

作為一名教齡近二十年的教師,我實在太理解這種變化的無奈。

1、學生之越來越難教,有時候真的到了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

近幾年,我發脾氣的頻率明顯提高了。我無可奈何地發現,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為人師的日子:天天為了課堂紀律和作業完成和學生鬥爭。收起笑容,拿出大棒,嚴陣以待,風聲鶴唳。

當然,“戰局”和年輕時候相比不太一樣,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語文味兒。往往是教訓了學生也娛樂了他們。孩子們也並沒有因為我的嚴厲而跟我對抗,他們依舊很愛我。

但我自己的內心卻多了蒼涼。

因為我知道:一手拿著大棒,一手拿著糖果絕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樣。我曾經擁有過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麼是師生之間讓人迷醉的心心相應。我不太樂觀。縱觀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和學校發展趨勢,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師必將面臨失樂園的悲哀。

有一些關於教育的美好描述,如坐春風春風化雨等等,還有孔子的那令幾千年後的後人們艷羨不已的描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樣的和諧美好的教育場景,是不是已經成為絕唱了?

2、為什麼學生越來越難教?為什麼師生關係越來越緊張?

為什麼教師只有靠威嚴甚至語言暴力才能控制課堂?這些問題,常常壓得我艱於呼吸視聽。細細分析起來,答案並不難找。

首先,學生厭學是根本原因。

學生為什麼厭學?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的因素(其實是根本排除不了的。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般都有一個問題家長),做做簡單分析:因為這樣的學習他們不感興趣,因為這樣的培養目標對他們沒有吸引力。

中學教育的出口幾乎是相同的。

對學生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也大致相同。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學生素質生而不同,智力傾向也大相徑庭。學生應當有追求優秀的權力,也應當有不追求優秀的權力。社會應該有健全的支持系統成全所有生命的成長。

但是,沒有。孩子們被圈養在幾乎完全相同的校園裡,用栽種大棚植物的方式強行灌溉——不這樣又能怎麼樣呢?師資、物力、財力決定了只能這樣。如此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會很快讓相當部分學生失去尊嚴失去快樂,然後以最快的速度產生厭學的學生和厭教的教師。

一旦“厭學”了,孩子們必然搗亂。但又能怎樣呢?

教育是慢的藝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理誰都懂,可是一碰到現實的牆壁上誰都不敢等。學生要升學,家長要排名,社會要質量?只有三年的時間啊,哪怕進口是廢銅爛鐵,你也得出真金白銀。否則,你,還有你的領導,你的學校就會死得難看。於是乎,教師們只有板起臉來,死馬當成活馬醫。其結果就是和學生鬥智斗勇,“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人家不想學你非要他學,人家根本就無意於仕途經濟你非要強迫,最後當然是兩敗俱疲或者兩敗俱傷。

但教師們又能如何呢?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外,還有更好的出路嗎?

其次,禮崩樂壞兒童頑劣已經成為了社會健康發展之大患。

學生越來越難教,我過去還以為只有中國是如此,查閱了一些國外的資料後才發現,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國際範圍內的問題。教育的明顯滯後已經開始反作用力於社會發展了。

學校在社會這個大團隊中已經是弱勢,教師,更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但讓人失望甚至憤怒的是,在中國,社會對學校和對教師的保護和支持反而陷落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我們的社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教育的管理,已經主動進行了自我放逐。

其表現之一是社會輿論一邊倒,禁止懲罰學生,甚至連批評學生也要教育部賦權。表現之二是無限放大“愛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的可能性。

盲目地要求中國教師用西方的“民主教育”和“寬鬆教育”來拯救中國教育(殊不知西方自己也正面臨尷尬啊)。一些專家和領導遠離一線,根本不了解一線的慘狀,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鼓吹愛的教育和寬鬆教育。

殊不知,理論再燦爛也只能飄揚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樣,說到底還是柴米油鹽。

03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連教室衛生、課堂紀律、作業收交都無法保證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靚麗光鮮的宏大的教育夢想無法進入基層教育的毛細血管,殺牛刀固然有力但是進不了治療普通頑劣學生的手術室,大卡車轟隆隆氣勢磅礡但是進不了學生為了躲避學習和老師玩捉迷藏遊戲的小胡同?一個班級,如果有十來個學生不思進取膽大妄為,足可以讓教師們精疲力竭身心憔悴。

但教師們又能如何呢?連批評學生都如履薄冰擔心被指責為對學生進行了精神傷害啊!在頑劣的學生面前,可以說教師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收起笑容,嚴陣以待,不過是教師們四面楚歌之後最無力的反抗方式罷了。

誰都懂教育不是對抗的道理,誰都願意永遠滿面春風慈言善語。但是,教育,談何容易?教師們誰願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誰能夠給教師們一件只用來保護自己的軟蝟甲?而如果自詡教育理念先進的領導和家長不僅沒有同情心,甚至還在一邊推推波助助瀾批判阻撓教師們的嚴格管理,那一線教師基本上就算是走投無路了。

當我看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學校最後寄希望於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來進行道德教化時,心中真是充滿了悲哀。

教育本應該是最美麗爛漫的事業,到底是什麼,讓教育者不僅不敢溫柔,而且傷痕纍纍?嗚呼!痛甚至哉,無以言表。

04

給老師們的建議

1、教師朋友們務必首先鍛煉好身體。

中小學教育已經淪落為了首先是體力勞動的腦力勞動。身體不好根本耗不起。

2、千萬不要聽專家們的花言巧語:愛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絕不是唯一的元素。在教育發展的現階段,嚴格要求比尊重理解還要重要。愛和嚴格任何時候都要並行不悖。只有愛,你必被欺負得體無完膚。

3、要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各種智慧。

有專家諷刺基層教師居然總結出了《班主任兵法》之類的東西,認為這是對教育的褻瀆。讓這些專家們見鬼去吧!一本兵法哪裡夠,我們必須繼續總結出《班主任三十六計》等理論才可能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

4、教師們要團結起來,要向政府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

教師節已經淪為了其他行業鄙視我們的笑話。現在的狀況是:如果沒有《教師權益保障法》,我們甚至連人生安全都無法保障。教師的義務已經完全超越了教師的能力範圍,我們應該申請社會為這個行業減負。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同時做不了聖人、教官和警察,外加所有學生的父母。

真實地道出了如今學校教育的無奈!更是一線教師心底的吶喊!何時能改變現狀?

@悠悠樂:

最初想用真心如對待的學生,還給我們的卻是囂張。肆無忌憚。人與人之間的最基本的感情哪裡去了?學生對老師最基本的尊重哪裡去了?老師對孩子們的耐心又哪裡去了?這是缺少愛與尊重,信任的教育時代。誰為教師的悲慘處境正名,誰又為學生的冷漠負責!

@雲淡風清

我作為多少年的優秀學生家長,我特別理解老師的這種無奈,希望高層領導能改變當前這一局面,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段LF

說得真好,我早就發現了,教學能力是一方面,管理班級能力是另一方面,管不好就教不好學不好!教學幾年一身職業病~~

@吹雪

除了制度問題,導向也是重要因素,我們的家長,社會,國家應該更加包容,價值觀的取向要多樣化!人性的教育比知識層面更重要!

閑談: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和3萬教師一起分享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