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幸含飴弄孫,照說是求之不得的福氣,惟隨著國內離婚率居高不下,

又大環境不景氣,愈來愈多年輕父母自顧不暇,只得把孩子「賴」給老一輩照顧,

甚至自己從家庭角色中完全消失。根據衛福部最新研究,

國內隔代教養家庭近8成是由祖母或外祖母一肩挑起重擔;且即使疼孫入心,

面對相隔兩個世代的孫輩,仍無法改變其在經濟、體力、親子溝通上倍顯有心無力的事實。

透過主計總處每十年一次的人口及住宅普查可以發現,

隔代教養已從早期個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迅速蔓延成不可忽視的社會議題。

據最近一次2014年的普查,國內隔代教養家庭共9萬1508戶,

較2000年的7萬5249戶增加了1萬6259戶,上升比例高達21.6%。

隔代教養類型(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提供)

為深入探討隔代教養家庭的現況、成因、需求與困境,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暨南國際大學於2014至2016年間,

首度針對國內隔代教養家庭進行全國性調查研究;

盼能在冰冷的數字之外,反映更多隔代教養家庭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進而喚起各界重視。

隔代教養家庭 祖母佔53.19%最多

研究主持人、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許雅惠表示,

此次研究共回收307份有效問卷,

分析顯示,國內隔代教養家庭高達79.2%都「為嬤則強」,

其中又以祖母佔53.19%居多,其次則依序為外祖母28.96%、祖父13.30%。

目前照顧孫子女之情形(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提供)

然而說「強」恐怕只是精神上的,因為調查顯示,

面對逾6成年齡層居於5到14歲、生活起居均需照顧的孫兒,

近半數隔代教養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年齡已56至65歲,另還有23.1%、

即近4分之1已高齡66至75歲;且礙於年齡,照顧者學歷以國小居多,

且目前本身亦無工作,更無伴侶或配偶在身邊分擔重擔。

子女無力扶養 佔24.95%最多

許雅惠說,進一步以複選方式詢問隔代教養家庭中的阿公阿嬤,

其子女無法照顧孫子女的原因,以子女因入獄、失業、重病等因素無力扶養子女佔24.95%最多,

其次則依序是子女離婚、喪偶、分居或再婚佔22.79%,以及子女長期在外地工作佔17.49%等。

隔代教養家庭中的阿公阿嬤,其子女無法照顧孫子女的原因,

以子女因入獄、失業、重病等因素無力扶養子女佔24.95%最多。(取自pixbay)

正因多數隔代教養家庭的形成原因,都充滿了無奈,因此,

隔代教養家庭的生活品質也多半堪憂。調查顯示,

國內隔代教養家庭逾半數近1年平均家庭月所得,僅有區區1到3萬元,

其次32.57%月所得連1萬元都不到;影響所及,

逾4成隔代教養家都必須申請政府的中低收入、身心障礙補助、遺屬年金、

老農年金、老人津貼等,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家庭收入來源。 

照片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9%9A%94%E4%BB%A3%E6%95%99%E9%A4%8A-15%E5%B9%B4%E4%BE%86%E5%A2%9E21.6-%E8%BF%918%E6%88%90%E7%A5%96%E6%AF%8D-%E5%A4%96%E7%A5%96%E6%AF%8D%E6%8C%91%E9%87%8D%E6%93%94-010000568.html

http://i.zgjm.org/uploads/allimg/150814/1_150814143246_1.jpg

https://www.ct.org.tw/wp-content/uploads/2015/05/3699_%E9%9A%94%E4%BB%A3%E6%95%99%E9%A4%8A%E5%AE%88%E5%89%87%E4%B8%8A.jpg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A5%96%E6%AF%8D&rlz=1C1LENN_enTW645TW645&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n66aVhrLVAhUIGJQKHeg7AfQQ_AUICigB&biw=1366&bih=589#imgrc=Jx4r2zgIs6uGZM

:

http://3.bp.blogspot.com/-3S_cijxSatw/UIv4kBRs50I/AAAAAAACbQs/YayPH_DTkl4/s1600/02.jpg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AD%90%E5%A5%B3%E7%84%A1%E5%8A%9B%E6%89%B6%E9%A4%8A&rlz=1C1LENN_enTW645TW645&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MtPrPhrLVAhUKJ5QKHQRUAS8Q_AUICygC&biw=1366&bih=589#imgrc=ghqXKauCT6bwFM

:

https://i2.kknews.cc/large/ddb0004f5a37e8e6429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9%98%BF%E5%85%AC%E9%98%BF%E5%AC%A4&rlz=1C1LENN_enTW645TW645&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WqP36hrLVAhWEW5QKHZSZBrQQ_AUICigB&biw=1366&bih=589#imgrc=VB-on8oUpWaS8M:

http://file.ptt01.cc/zhtw/c007/Image/20150524/6356804897089346043876784.jpg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9%9A%94%E4%BB%A3%E6%95%99%E9%A4%8A-15%E5%B9%B4%E4%BE%86%E5%A2%9E21.6-%E8%BF%918%E6%88%90%E7%A5%96%E6%AF%8D-%E5%A4%96%E7%A5%96%E6%AF%8D%E6%8C%91%E9%87%8D%E6%93%94-010000568.html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