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這條特效經絡,上午9-11點敲最好

原創 健康圈內人 2017-08-14 09:37

清代養生學家曹庭棟,自幼體弱多病,74歲才開始養生,最終活到了90多歲,在他的養生名書《老老恆言》中有記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所以不用為他們養老了。我今年已經75歲了,才忽然發現自己也已經老了,應該是指望別人給我養老的時候了,然而我的孫子年齡還小,還沒有能力為我養老,況且他還不知道我已經老了。我自己知道自己老了,所以自己要為自己養老。”於是這位體弱多病的老人,開始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吃穿,越活身體越好,享年90多歲。這在平均壽命為33歲的清朝,壽命已是驚人。

曹庭棟74歲養生卻成為專家,是不是走了捷徑?曹庭棟說,順應節氣是最應遵從的快捷養生重點。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每年夏天最應養脾胃之陽氣。《脾胃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因為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氣血、津液等都化生自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才能正常;脾胃又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

所以,一旦脾胃虛衰或功能異常,健康就是妄談。故而,《脾胃論》中也同時提出“脾健胃和,五臟乃安”,就是說,調理好脾胃,五臟才能安康。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高思華,針對國人養脾胃,專門著作一本《養生堂黃帝內經 養脾胃速查全書》。列舉了30種健脾養胃食物,27味有效中藥,25大調養學位,手把手教您養脾胃,8月宜養脾胃之氣,錯過又得等一年。

本書有三個特點,一是簡潔易懂,二是查閱方便,三是實用性強。

讀者可以通過目錄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內容,獲得直觀實用的調理方法。只要按照書中的來,本書帶給你一個健康的脾胃,一個健康的身體,不要再說養生來不及。

打通足太陰脾經,無病一身輕,30天後會有驚人的改變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作用。十二經絡中足太陰脾經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按摩脾經不僅能強健脾胃,治療腹脹、腹瀉、嘔吐、胃痛、噯氣、身重無力等脾胃病,還有助於生養氣血。

脾經起於足大腳趾內側端,終於腋下中線處大包穴。

脾經在身體前面,很容易找到,每天閑暇時敲敲膽經,能調理脾胃,讓脾胃消化更好。

敲脾經的最佳時間為早晨的9-11點

脾經經氣旺在巳時,就是早上的9-11點,此時為敲脾經的最佳時間。而且此時人體陽氣正處於上升期,這時調理脾經可達到很好的平衡陰陽的作用。

中醫認為氣候變化影響著人體的生理、心理和病理變化,故在養生防病中,要順應四時氣候變化的規律,“法於四時”,“四氣調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統一,使精神內守,形體強壯。

本書作者高思華教授1978年畢業於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此後便開始了治病救人之路,獲獎無數,是中醫界的權威。高思華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和中醫內科臨床與研究工作,對中醫理論體系尤其是陰陽五行學說的研究有獨到見解。

這本書是高思華教授對近40年臨床經驗的總結,養好脾胃不會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