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是一種非常討厭的小昆蟲,以叮咬和吸取人和動物的血液作為生存和繁衍手段,由於它能傳播疾病,所以它也一直都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它殺死人類的數量遠比其他動物多得多,而直到如今,人類在每個夏天還都在受著蚊子的折磨。                                                

年齡在30歲左右的人可能都發現過這樣一種現象,有一種黑白相間的花蚊子,只要一粘人的皮膚,凡乎就會被它叮出一個包來,這種花蚊子好像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現,屬於一個外來物種,原產於東南亞,近30年內才來到中國,來了之後就成為一種強勢物種,繁衍和傳播都很快,現在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這種蚊子了。

               

這種蚊子學名叫做白紋伊蚊,也被稱為「亞洲虎蚊」,在我國俗稱「花蚊子」或「花斑蚊」,以前中國本地的蚊子是庫蚊和按蚊,這兩種蚊子都是晚上活動,而且在趴到人的皮膚上之後會先看看動靜,確保安全才會叮咬,但是這種花蚊子卻不是,它們都是大白天就叮咬,只要它趴到人的皮膚上一秒鐘都不願意等就開始叮咬,所以只要這種蚊子一粘人的皮膚,幾乎就一定會被叮咬出一個包來,特別討厭。

ADVERTISEMENT                                            

其實這種白紋伊蚊不單很討厭,而且也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播者,既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蚊子,也是一種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傳播疾病的能力很強,可以傳播很多病原體,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以及羅斯河病毒和西尼羅病毒等等。其中以登革熱為最。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一類急性蟲媒傳染病,在我國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傳播。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這是由於登革病毒經白紋伊蚊等叮咬時進入人體後,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增殖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毒血症。然後再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中複製,再次釋放入血,形成第二次毒血症。登革病毒與機體產生的抗登革病毒抗體能形成免疫複合物,激活補體系統,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時這種病毒也可抑制骨髓,導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出血傾向,臨床除上述症狀外,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嚴重時可致人死亡。

ADVERTISEMENT

由於本病系由伊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僅在2014年,廣東省有20個地級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4萬例左右。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以兒童為主。

所以,白紋伊蚊已成為一種外來物種災難,對付白紋伊蚊也成為我國衛生保健領域的一個大難題,這種蚊子繁殖很快,而且很善於飛行,極易擴散,所以對付這種蚊子已經需要全民行動,小編也在此呼籲大家都參與消滅這種蚊子。

那麼怎麼對付它呢?首先我們在平時要注意防範這種花蚊子,這種蚊子主要在水邊或者草多的地方,陰涼處特別多,所以在這樣的地方一定要多注意,儘量多穿衣服,少露出皮膚,並且讓身體活動著,可以少受這種蚊子的叮咬。        

                           ADVERTISEMENT

這種蚊子的繁殖途徑也是少不了水的不過靜止的水中比較多河流中比較少只要是有積水的地方,特別是靜止的小面積積水,這種蚊子就很容易在其中繁衍生息,比如一些有雨水的小盆子小罐子水缸等如果長時間有積水你就近觀察的話就能在裡面發現很多蚊子的幼蟲所以一般積水多的地方蚊子就多而且是誰家積水多,誰家蚊子就多,因此大家見到盛有積水的盆罐水缸等等,一定要把水倒掉,免得這種蚊子在裡面滋生。很多防疫專家都認為清理積水是減少蚊子危害的一種極佳方法。
       

如果你家院子裡養了不少花草,並發現了花草附近有不少這種蚊子,或者你經常活動的地方常被這種蚊子咬,還有就是露天的廁所裡面也常會遇到這種蚊子建議用噴霧殺蟲劑對其進行清理,通常很有效果。        

                           ADVERTISEMENT

蚊子喜歡吸食一些糖分高的東西白紋伊蚊也一樣所以可以用一些器皿放一些粘稠的糖分在蚊子經常出沒的地方也能消滅不少蚊子。
       

再者,媒體報導現在國家在廣東等一些地方建有試驗性的「蚊子工廠」,是以給蚊子絕育的方式來控制蚊子的數量,據說成效顯著,所以也希望國家多建一些這樣的「工廠」,並重點對這種白紋伊蚊進行絕育。

朋友,你有比較好的對付這種文字的方法嗎?如果有好主意的話,敬請在下面評論,大家互相學習交流,一起來對付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