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7日電 農業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表示,我國農產品總體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已經連續5年監測合格率在96%以上,今年第一季度達到97.6%。

資料圖:民眾在超市選購蔬菜。 張雲 攝

有記者問: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農民銷往市場的農產品和自己家吃的農產品不一樣。請問怎麼看?

廣德福對此回應,我們也注意到有這個說法。這說明了大家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非常關心。最近幾年社科院有一個輿情調查,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在居民關注中一直靠前。我認為,我國農產品總體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之所以這樣說,主要看三條:

一看是不是符合標準。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也是各國通行的做法。目前我們的質量標準正在與國際對接,上市銷售的農產品96%以上是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已經連續5年監測合格率在96%以上,今年第一季度達到97.6%。也就是說,不管是農民自己吃的還是銷往市場的菜,只要符合標準就是安全的。

二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與本世紀初相比,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當時例行監測合格率是60%左右,現在的監測合格率達到96%以上。我們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使監測合格率上升了30多個百分點。

三看能否及時發現和查處問題。近年來,農業部加大了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連續開展專項整治,查處了一大批案件,“三聚氰胺”多年監測合格,“瘦肉精”基本被打掉地下生產經營鏈條,高毒農藥和禁用獸葯得到較好控制。

廣德福指出,當前,我們要做的,從根本上講就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我們主要是守住田間地頭,積極加大農民科學用藥知識指導培訓力度,推行綠色防控、健康養殖等生產技術,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關口。同時,大規模開展標準化示範創建,推動規模化以上生產經營主體落實生產記錄、休葯期制度,使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可控制、流通過程可追溯,為社會不斷提供安全、優質的農產品。

廣德福表示,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緊盯禁限用農藥、非法添加等可能存在的問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