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蘇車城原創出品,作者楊坤。

2017年絕對是自主品牌值得驕傲的一年,在上半年SUV銷量在各個級別都有所斬獲,小型SUV寶駿510,緊湊型SUV哈弗H6都是同級狀元,中型SUV風光580同級第三。鑒於銷量強勢帶來的信心,長城、吉利國內名企戰略性地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準備與合資品牌一爭高下。長城推出了高端品牌WEY,僅接著吉利推出了領克,還有去年推出的號稱德系原味一個重生品牌寶沃,然而看寶沃推出第一輛SUV BX7開始,發現其近一年來並不好過。


自上市一年多來,BX7月銷量始終在2000輛左右徘徊,更別提寶沃今年3月上市的緊湊型SUV BX5了,月銷僅為1000輛左右。那麼,今年寶沃最大的希望恐怕要寄托在8月成都車展上市的BX5的1.4T 版本上了。


定價難,維持高端身份更難

定價對於寶沃始終是個敏感區域,品牌定位高端,那麼匹配身份定價就決不能低,但是如果高於市場消費者預期,又被認為偏高。尤其是寶沃這種新生品牌,對於國內用戶完全沒有印象,殊不知一個高端品牌的建立有多不易。寶沃直接打著「德系血統」的招牌一上來就自命高端難免被噴。售價上,嚴格意義上16.98萬-24.18萬的價格對於一輛定位高端的品牌SUV來講並不算貴,但如果是自主品牌很多人就會覺得貴,因為只要是自主品牌就和高端扯不上關係。而寶沃又要證明自己的高端身份,勢必形成市場矛盾,其銷量萎靡也可想而知了。


寶沃本身就是廉價出售的一個品牌,北汽買它才花500萬歐元,如此給寶沃編了段故事就想加價。消費者可沒那沒傻。雖然說寶沃BX7憑藉著上市初期的口號「源自德國,源自1919」也讓一部分消費者為的「德味」買了單,但過高的指導價始終還是讓其回到了自己的「被賤賣」的品牌位置。


寶沃BX7本身產品力還是值得肯定的,作為一輛中型SUV,全系搭載2.0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6AT,最大功率224Ps,峰值扭矩300Nm,無論是數據還是實測駕駛,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都令人滿意。但是BX5的上市,則證明了其急功近利的心態,高達14.98-21.68萬的價格,也嚇退了一大部分潛在消費者,更別提高一級的BX7了。這也導致連鎖反應,使得BX7銷量越發悲觀。


寶沃雖然只推出了兩款SUV產品,但已經造成了兩款不同級別產品的內耗。就自動擋最低配來講,BX5僅比BX7少了1萬,尺寸級別低了一級不說,同時少了仿皮座椅,中控屏,後視鏡加熱,側氣囊等配置,這些加起來這麼說都值1萬吧。月均1000輛左右的銷量也證明了BX5定價或配置的失敗。


高端品牌要靠養,自主加油

1.4T版本的到來,吸取現款BX5的教訓,如果定價合適,現款又適當優惠讓步,肯定會對現款BX5有更大的衝擊。不過,就網上披露的配置資料來看,1.4T除非定價極有吸引力,否則銷量還是不會有起色。因為配置來看,雖然1.4T版本標配前側氣囊,並在多媒體互聯方面有了全系增配,但是1.4T版本排量變小,象徵高端的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現款BX5是標配,但1.4T版本最低配和次低配都不配置,如此配置並無太大新引力。所以在定價上依然是上下無所依的狀態。如果整體1.8T版本小2萬呢,區間到12.98-19.68萬,頂配下降到20萬區間怎麼樣?不符合「豪華品牌身份」?管他呢,BBA 優惠後不是也有不到30萬的車型嗎?


寫在最後

現款BX7和BX5銷量不佳從一上市就已被很多媒體預估。包括廠商自己肯定也清楚定價高於其品牌力,但是高舉高打扶持一個品牌成為高端一定為付出代價,就像最早期的奧迪一樣,然而奧迪是成功了,因為其一直都在。而寶沃是「起死回生」的,這份底蘊讓寶沃還差當年的奧迪很大一段距離。加油吧,寶沃。北汽買你便宜,養你就貴嘍。(文/楊坤)

大蘇車城,江蘇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汽車網絡媒體,專注於傳播有價值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