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尚未有明確的邊界觀念以前,由於中國與印度之間,橫著總長近2,000公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再加上海拔六、七千公尺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讓兩國居民多半靠著習慣來界定界線。一直到英國控制印度後,逐漸將控制力往北擴張,1846年東印度公司贏得第一次英國錫克戰爭,建立了查漠-克什米爾土邦,佔領了這次的爭議區域之一:拉達克地區(Ladakh),隔年印度測量局單方面將該地劃歸英屬印度,而未知會清廷。

中共建政後,印度政府對於其派軍控制西藏一事表達不滿,並趁著韓戰爆發,大陸無法南顧之際,北上實質佔領達旺地區。印度對於與中國的邊界劃分,堅持採用對自己有利的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並在1953年以此為根據,持續北上佔領約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時為大陸國務總理的周恩來,曾多次在國際場合與印度總理尼赫魯(Pandit Jawaharlal Nehru)商議,卻始終不得要領,再加上又遇到達賴喇嘛出逃至印度,讓邊界和喜馬拉雅山區更加混亂,零星的衝突和越界不斷出現。

時為大陸國務總理的周恩來(圖右),前往印度訪問尼赫魯(圖左)。(圖/大陸網站)

1962年尼赫魯宣布前進政策,勒令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在越界地區設立數百個軍事哨所,引發大陸官方強力譴責,後在毛澤東批示下,解放軍西藏軍區和新疆軍區部隊,分別從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反擊,投入約3萬多名部隊,對上印度王牌軍- 陸軍第四師,第一階段向藏南和達旺推進,打敗駐守的印度陸軍第7旅,印軍陣亡832人、被俘1,065人。一個月之後,印軍向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發動進攻,卻反遭解放軍包夾圍攻,最終在邦迪拉、中國-不丹國界線和西段邊界,遭遇大幅度的挫敗。多支部隊遭擊敗和俘虜,第62旅旅長豪爾·辛格准將更被擊斃,傷亡與被俘的印度士官兵多達8千餘人。

先前由大陸外交部公布的中印邊界圖。(圖/大陸外交部)

事實上,雖多年有邊界糾紛,但中國與印度的軍事交流仍持續不斷。(圖/美聯社)

遭遇多點挫敗的印度政府,連忙向美國甘迺迪政府求援,希望美國能派遣戰機駐印,並提供印度軍方更先進的雷達偵測設備,同時提供兩個中隊的轟炸機,以對中國境內基地和機場進行轟炸,但最終美國並不想擴大爭端,僅派出軍事顧問和運輸機赴印度,給予其物資上的援助。而在戰鬥上取得優勢位置的大陸,卻在11月單方面決定向北後撤20公里且停火,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去年中印兩國聯合舉行反恐軍事訓練,解放軍將領慰問印度軍隊。(圖/美聯社)

外界普遍認為,當年毛澤東會選擇停戰後撤,恐怕有三點主要原因:國內面臨大飢荒、高原地形不利於補給和國際孤立。當時的中國處於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國內糧食和經濟難以支持長期戰爭,更別說中印邊界多為高山高原地形,以當時的交通動線,解放軍很難維持駐軍和佔領,更別說因韓戰與美國交惡、又因立場和蘇聯(USSR)分裂,當時的中國大陸在國際上處於被孤立的位置,都讓毛澤東在取得初期勝利後,選擇撤回並停戰。

但如今,無論是軍事力量、交通運輸或國際地位皆已非吳下阿蒙的大陸,面對印度再次的邊界對峙衝突,在外交與零星衝突階段後,是否會真的如55年前一樣,選擇以快打取勝的方式,給印度政府一個「教訓」,也讓國內輿論有一個平衡點,或是會選擇以長時間談判的方式,跟印度繼續耗下去,將是除北韓之外,國際社會另一個擔憂和關注的焦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