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聯想接手了摩托羅拉,於是 Moto X 回到了中國;兩年後,黑莓也借道接盤方 TCL 入華了。

在黑莓 KEYone 國行發布會的當晚,我反覆打開黑莓 KEYone 的預售連結數次,但最終我沒有下單。阻礙我購買的不是那反潮流的全鍵盤設計,也不是那高通驍龍 625 的中端配置,而是 3999 元的售價。


而在發布會結束一周後,終於讓我有機會體驗到這款想買但卻沒有買的手機。

全鍵盤的復古感和工藝的精緻感

桌子反覆擦拭、雙手清洗乾淨、開封異常小心小心、推盒緩慢謹慎…

通常情況下,只有我期待的產品才會受到這般禮遇。而我對於黑莓 KEYone 的期待和興奮的心情,無異於當年上高中時買了第一台手機——諾基亞 E71。

打開包裝,看到黑莓 KEYone 的第一眼,它也確實如我想像中那樣精緻。在黑色的金屬、玻璃、塑料、塑膠等這幾種材質混用下,KEYone 呈現出了舊智慧型手機時代的那種復古感以及現代手機設計的精緻。

把耳機插在黑莓 KEYone 上,你會發現它依然採用舊智慧型手機時代那種頂部耳機孔的設計,一眼看上去,還真有幾年前諾基亞全鍵盤手機的感覺。若非這 4.5 寸的觸屏和碩大的體積,你可能認不出來這是 2017 年發布的手機。

綠燈微信,紅燈微博,白燈郵件,黃燈沒電

頂部能根據不同應用消息亮出的多色指示燈,這樣的設計現在也比較少見。但這始終還是一台當代的手機,現在手機該有的精緻感,在它身上也得以發現。

如果你以斜 45° 來觀察 KEYone,你會發現它的做工和質感絲毫不比 2017 年的手機遜色。35 顆物理按鍵晶瑩剔透;左右兩側的按鈕高光倒角;螢幕、細微的天線框、金屬中框依次銜接,嚴絲合縫;分隔每行按鍵的塑料飾條貫穿天線框和金屬中框,精緻而不失格調。

但來到背面,KEYone 反而會給你一種正反面不是同一個設計師設計的錯覺。與正面所營造的精緻感相反,背面那個凸起的『大眼睛』攝像頭有點違和,塑膠的背面與金屬的組合,分割了手機背部的一體感,正反面這兩種不太一致的設計語言行成強烈的反差。

好在,黑莓 KEYone 整體的握持感相當不錯,握在手上,它比目前大多數手機更具有厚重感。機身變厚了,側面的弧形跨度也更大,自然也就更貼合手掌,而背面的塑膠也在握持中增添不少良好的手感。

有人曾說過『創新是不可感知的存在,讓技術隱於無形』。而在黑莓 KEYone 上,這一點創新體現在那個集指紋識別和空格鍵於一身的設計上。它巧妙地將指紋識別隱藏起來,以至於當身邊幾位同事在體驗的時候,還一度以為這台手機沒有指紋解鎖功能。

儘管是 KEYone 是一台精緻的手機,但實際上它仍有一些小問題。比如整部手機正面、頂部、充電接口、攝像頭的縫隙儘管看上去密合,但容易成為口袋中絨毛的藏身處;有些按鍵的背光燈亮度不均,正面攝像頭和傳感器與金屬外殼不是處於同一水平等等。當然,也有可能僅是我這台少數個例而已。

亮點是全鍵盤,缺點也是全鍵盤

說起來,黑莓 KEYone 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螢幕底下的那塊全鍵盤。

在 2010 年,市面上擁有全鍵盤的手機有諾基亞、三星、索愛、MOTO 等等數不勝數,但如今,想要找到一款全鍵盤的智慧型手機可沒有那麼容易,黑莓 KEYone 可能是你僅存的唯一選擇。

同不少黑莓手機一樣,KEYone 搭載的全鍵盤也同樣配備了帶背光的實體全鍵盤按鍵。不過,相較於黑莓 Q10 來說,KEYone 的鍵盤沒有了斜切的設計,每個按鍵的形狀比較相似,按鍵的外形更圓潤,而按上去手感也變得更硬了。

而當用戶在盲打的時候,這導致 KEYone 不能給用戶帶來以往那種清晰明了的物理反饋,同時也讓用戶有些生疏和陌生。甚至連它的按鍵手感與其他黑莓機型想比,也有著不小的差異。

此外,KEYone 厚重、偏修長的體型,在加上全鍵盤區域在正面的占比稍小,當你兩隻拇指在鍵盤上打字的時候,手機有時候會容易失衡,打起字來會因為擔心手機翻倒而有些揪心。至於單手打字,顯然就更加困難。

作為一個很多年沒有接觸過全鍵盤的人,初上手時,全鍵盤帶給我的不適感還是蠻強烈的。每次使用全鍵盤來輸入的時候,切換字母、數字這一步經常會耗費不少時間。有時候,我會想大概是我還沒有適應下來吧。

當然,這或許也跟輸入法有些關係。在 KEYone 的系統中內置了 BlackBerry 的輸入法,但這套輸入法自帶的詞庫有點少。像不少常用詞彙以及部分地方的地名都沒有收錄,需要用戶逐字拼湊後才能收錄進詞庫之中。

同時,螢幕、三顆導航鍵挨得比較近,在螢幕底下選詞的時候,或多或少也會稍有影響。於是,全鍵盤的陌生感;切換字母、數字的不適應;輸入法的詞窮;選詞的窘迫,這些都會在你使用鍵盤打字的時候,造就一定的影響。

儘管 KEYone 的全鍵盤多多少少還會給用戶帶來一小點不適,但換來了指紋解鎖和鍵盤區域觸控,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可以說,KEYone 的空格鍵指紋識別是我最欣賞的功能,非常方便,也避免了一部分 Home 鍵解鎖的時候按下 Home 鍵返回主菜單的誤操作。當你把手指放在空格鍵上,整個解鎖的過程相當快和準確。而如果是沒有錄入指紋的手指放在空格鍵上,手機連亮屏都不會,這防護手機的設計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於鍵盤區域觸控和快捷鍵,這兩個功能對於習慣了觸屏智慧型手機的用戶來說,可能並不是特別實用的功能。儘管在鍵盤上上下滑動可以代替觸屏的滾動,向左可以刪除單詞,但由於鍵盤的凹凸感,這個功能帶來的體驗實質算不上特別好用。而快捷鍵觸發也有一定的條件,需要在主菜單頁面才能實現,存在一定的限制。

不夠本土化的體驗,有所突破的拍照

不俗的手感、觸屏與物理鍵盤同存的交互或許會讓你對黑莓 KEYone 抱有一些期待,但對於一款手機來說,系統的體驗也會最終影響到你對這款手機的評分。此次,國行版黑莓 KEYone 的配置為:

  • 高通驍龍 625 + Adreno 506 GPU
  • 4GB 運存+64GB 存儲,支持內存卡擴展
  • 4.5 英寸 1620 x 1080(螢幕比例 3:2)IPS LCD 螢幕,433 PPi
  • 1200 萬像素後置攝像頭,Sony IMX 378 傳感器
  • 800 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 3505 毫安電池容量,支持高通 QC 3.0 快充
  • 全鍵盤+指紋識別
  • Type-C 接口和 3.5 毫米耳機插孔
  • 銀黑雙色可選,售價 3999 元

通過一周左右的體驗,黑莓 KEYone 搭載的高通 625 移動平台、4GB 運存以及 64GB 的存儲在實際的體驗中,仍存在一些卡頓的情況。與今年大部分旗艦相比,KEYone 在滑動頁面,打開 App,瀏覽 App 內容時,它的流暢程度和響應速度都處於下風。這當中的原因,可能跟 DDR3 的內存和 EMMC 5.0 的快閃記憶體有關。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配備 UFS 2.1 快閃記憶體和 LPDDR4 內存的旗艦機給我帶來先入為主的主觀體驗。雖然 KEYone 的流暢性和響應速度相比目前常見的國產旗艦都要稍慢一些,但在日常使用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說回系統,這次國行的黑莓 KEYone 的系統基於 Android 7.1,除了閹割了 Google 框架之外,整個 UI 跟原生 Android 比較相近。除了來電歸屬地、支持支付寶微信指紋識別之外,其他方面 KEYone 的本土化做得還比較有限。

而在沒有了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的情況下,KEYone 選擇了騰訊應用寶作為彌補。應用寶本身還是存在廣告彈窗的現象,但總的來說,應用寶算是治癒了 KEYone 在國內水土不服的症狀。

不過, 4.5 英寸 1620 x 1080 這塊比例 3:2 的螢幕還有待優化,在常見的 App 上不會有奇特的拉伸顯示,但在應用啟動頁面的廣告上,目前大多數會有拉伸填充的情況發生,略微有些影響。

在續航方面,得益於高通驍龍 625 移動平台,KEYone 的整體功耗控制得不錯,以我中輕度的手機使用頻率為例,早上刷 20 分鐘新聞和聽歌,工作日短時間間斷地定外賣、翻看朋友圈、看微博。一天下來,KEYone 基本還存有 50% 多的電量,以它的續航來看,中輕度使用,能支持一天半左右的時間。

而說到拍照,連千元機魅藍 Note6 和小米 5X 都採用雙攝的年代,黑莓 KEYone 並沒有盲目跟風,它選擇以一顆索尼 IMX 378 傳感器來支撐手機的成像效果。

在大部分的光線充足的場景下,KEYone 的成像素質稱不上頂級,但還算不錯。在不放大的情況下,圖像的解析力還行,顏色艷麗,討人眼球。但一些場景放大後,畫面的塗抹感稍微有點嚴重。

除此之外,有些時候畫面也容易出現偏紅的情況。

來到夜間,KEYone 的樣張基本能夠保持夜空的純凈度,只是不少暗部細節基本丟失。但對於一向不重視拍照的黑莓來說,KEYone 的拍照表現已經有所突破了。

在實用和情懷之間,黑莓的平衡點

在「最後一款血統純正」、「全鍵盤」、「商政精英」這些標籤的加持下,KEYone 難免會給人輸出「情懷」這種產物。所以,也正是有了情懷,不少人在面對這個 3999 元的售價時依然選擇去支持一下這個曾經的王者,願意嘗試給他一個機會。

對於那些曾見證黑莓興衰的粉絲來說,全鍵盤的存在便是經典。而對於那些與黑莓從未有過交集的用戶來說,全鍵盤、黑莓這些只是他對同質化手機的厭倦和對標新立異的欣賞。

不管黑莓在中國消費者們心中的印象如何,KEYone本身就是一款足夠精緻,又充滿個性的手機。但礙於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礙於時代的隔閡等等因素,黑莓最得意的全鍵盤,縱然在最新的旗艦上仍然沒有在實用和情懷中探索出該有的價值。

再加上 3999 元的售價以及對比 iPhone 、國產旗艦等競品沒有競爭力,這些問題或許都會成為阻礙 KEYone 大賣的絆腳石。至於未來 KEYone 在中國將會有怎樣的市場表現,可能還得看用戶願不願意為這位昔日的王者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