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孔廟的別稱,起源於唐朝。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此稱孔子廟為文宣王廟。明永樂年間,因為武廟多建於文廟旁,民間就把與武聖人並列的文聖人孔子的廟,稱為文廟。





遍布全國各地的孔廟,是地方官員、鄉紳和民眾祭祀孔子並以辦學為主的地方,文廟實質上就是學廟,至今雲南省的許多文廟仍是當地著名的中小學所在地。





雲南作為邊陲,在這塊紅土地上沒少上演過鐵蹄奔襲、刀光劍影的活劇。幾番征戰,幾度沙場,星轉斗移,蒼海桑田,但從深層次上講,文化的力量遠比戰爭的力量強大。





戰爭可以塗炭生靈、摧毀城市、征服國家,卻難以征服人心。世界上能夠真正深入人心的,是文化的力量。





孔子主張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少數民族,而反對用武力強加於人。他說:「柔遠人,則四方歸之。」(《中庸》)從歷史上看,雲南自西漢時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以來,儘管有時偶爾也出現過地方性的離心勢力,但在思想上各民族人民始終不約而同地保持着對儒家文化的認同和尊崇。





從心理上自認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各民族既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又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向心力。這正是受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影響的結果。



雲南建水縣文廟亦稱文廟,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已達114畝,其現存規模、建築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於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






經明、清兩代擴建,佔地達114畝,總體布局採用中軸對稱宮殿式,仿照曲阜孔廟的格局建造,有1殿、2廡、2堂、2閣、5祠、8坊,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步入大門為肅穆的"太和元氣"坊,迎面為20餘畝 的"學海"(泮池),塘內碧波蕩漾,四周柳絲輕拂,池中建有思樂亭,左、右有"禮門"和"義路"。





步人欞星門.有大成門、東西廡、大成殿、祟聖詞、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築。大成殿建於明弘治年間,28棵柱支撐全殿。前檐12棵為石拄,每棵高5米,重達5000公斤,用整塊大青石雕成。





大門左右2棵檐柱雕巨龍盤繞,稱為"石龍抱柱"。正面22扇格子門所雕飛禽走獸,形態各異.玻璃瓦的屋頂,光彩奪目。





在古時鹽貴如金的年代裡,哪裡產鹽,就意味着那裡會興盛、輝煌。因此石羊大規模開採鹽礦沒幾年,原來的貧困山村搖身就變成了一個商賈雲集、工匠薈萃、燈紅酒綠的大集鎮。





大概和今人思想類似,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就來的更加緊迫。因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古鎮始建孔廟。





明萬曆年(1609年)孔廟又經重新選址,最終在城北象嶺山建成。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石羊鹽課提舉鄭山又對孔廟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同時發動鄉紳捐資鑄造孔子銅像。





但直到發起人鄭山的任滿離開石羊時,孔子銅像還未鑄成。機緣巧合的是接替鄭山前來石羊的新任鹽課提舉,竟是孔子的64代孫——孔尚琨。





在他的積極促成下,聘請了雲南當地最好的工匠,挑選上等黃銅,歷時9年最終鑄成了孔子銅像,據說也是全國最大、歷史最為古老的一尊孔子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