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因為沒有統一的分級與定價標準,鑽石市場十分混亂。戴比爾斯De Beers作為行業的引領者,為了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規範鑽石的品質,在1939年率先提出了「4C」標準,這是一種通過切工( Cut )、克拉( Carat )、色澤( Color )和凈度( Clarity )來衡量鑽石價值的方式。


鑽石的明亮程度大部分取決於切工。一顆經過專業手法切割的鑽石,具有完美的對稱性,切面反射光線,綻放出無與倫比的閃耀魅力。

古時候,人們以長角豆樹( Carob )種子來「稱」鑽石的重量。這個詞的轉音「克拉」,如今成了衡量鑽石重量的單位。


無色的白鑽細分成很多等級,從最優質的 D( 無色 )到 Z( 淡黃 )。當然還有各色彩鑽,以稀有性和顏色的明艷程度來區分等級。

凈度級別由高到低可分為FL( Flawless ),一直到I ( Inclusions )。在十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鑽石潔凈程度,內含物越少,愈有利於折射光芒。


4C作為甄選鑽石的物理屬性,它能夠幫助費者真正鑑別和選擇一顆鑽石,但4C僅是鑽石發現之旅的起點。源自1888年的鑽石奠基大師戴比爾斯秉承對完美的追求,在嚴格遵守4C標準的基礎上,還制定了更高的鑽石評估標準——火光、亮光、生命力。

火光是光線進入完美切割的鑽石那一刻,通過鑽石不同切面所折射出虹彩般的光芒。生命力是鑽石的閃爍光亮,隨著角度的轉動變幻出不同的耀眼光輝,令人迷醉。亮光來自於鑽石的天然透明度。


每一顆鑽石都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饋贈,戴比爾斯用超越4C標準的火光、亮光、生命力,致力於挑選全球至臻至美的鑽石,將每一件本就獨具美麗的鑽石珠寶打造得更加耀眼和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