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去朋友家,她5歲女兒突然變得寡言少語,偶爾笑笑也是用小手捂著嘴巴,樣子羞答答。

“以前彤彤很開朗啊,現在怎麼變得內向了?”我悄悄問朋友。

朋友嘆了口氣,“唉,嘴裡沒牙了,怕人看到。也都怪我,孩子最初齲齒我沒在意,以為早晚也得換牙,沒想到慢慢地滿嘴牙都被腐蝕了,現在一張嘴一條黑線......”

萬萬沒想到,孩子變羞澀內向的原因竟是齲齒惹的禍。

普通孩子受齲齒困擾,明星萌娃也不例外。奶爸林志穎曾在微博發表稱:“小kimi有小小的蛀牙了,怎麼樣都不給醫生看,真傷腦筋,已經去了第五次了,有什麼好方法呢?” 看來慈父林志穎對於抗拒看牙醫的黑米弟弟是一點辦法沒有……

孩子拒看牙醫可以理解,但是成人沒有保護孩子牙齒的意識就可悲了。在兒童體檢時,經常有保健醫生髮現孩子乳牙齲齒,建議及早治療,但很多家長不當回事,認為“乳牙遲早要換掉,根本沒必要治療”。 

有資料顯示: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66%,而未治療率高達97.1%。顯而易見,孩子齲齒問題如此嚴重,與家長的錯誤認識和疏忽有著很大關係。

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很容易造成恆牙不齊、頜骨變形、話語說不清、心理障礙,由於食物嚼不爛還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而導致身體發育不良、甚至還有可能誘發低熱、風濕性關節炎、蛛網膜炎、腎炎等全身性疾病。

由此可見,齲齒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影響甚大,家長必須摒棄錯誤觀念,聽從牙科醫生的建議,為孩子擔起護齒的重任。

一、從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就該細心呵護

1、寶寶4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媽媽可用指套牙刷或用紗布纏在手指上,給寶寶的小乳牙進行清潔;

2、為了預防“奶瓶齲”,盡量戒除頻繁夜奶,或喝奶之後再喂寶寶幾口清水清潔口腔;

3、改變平躺抱奶瓶喝奶的習慣,以預防“地包天”。

二、選擇適合的牙刷、牙膏

1、給孩子選擇刷頭小、刷毛短而柔軟、刷面平坦的牙刷,並建議2個月左右更換一次牙刷;

2、2歲之前建議使用無氟牙膏,2歲以後可以嘗試使用含氟牙膏,早期建議米粒大小,待孩子學會吐出泡沫後可增加至黃豆大小。

三、不同年齡段,採用不同的科學方法進行防齲

1、2歲左右可以通過塗氟給孩子的牙齒穿上薄薄的“防齲衣”。(美國兒科協會最新指南建議第一顆乳牙萌出即可開始塗氟);

2、2~3歲期間進行乳磨牙窩溝封閉來預防窩溝齲;

3、6歲時對第一恆磨牙進行窩溝封閉;

4、12歲時對第一、二前磨牙、第二恆磨牙窩溝封閉。

四、家長必備這些寶寶護齒常識

1、乳牙如果齲壞,一定要儘力保住牙根,而不是立即拔除,這是為避免旁邊長出的恆牙佔了它的位置而導致牙齒錯位、參差不齊;

2、發現門牙變黑要警惕可能是“蛀牙”了,要及時諮詢醫生;

3、乳牙出現“爛牙”,即便孩子感覺不到疼痛也要及時去治療,以免齲齒範圍擴大,侵犯到牙神經;

4、控制孩子少吃甜食,吃過之後及時漱口、刷牙;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成人與孩子的唾液交流,如餐具不要混用、別直接親吻孩子的嘴等等;

5、齲齒早發現早治療,每3~6個月進行1次口腔檢查。

五、告訴孩子刷牙技巧,引導孩子愛上刷牙

1、家長要做好示範,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方式(年齡小的寶寶可以教他用牙刷在牙齒表面“畫圈圈”的刷牙方法),提醒孩子牙齒內側面、外側面以及水平的咀嚼面的清潔;

2、保證每次認真仔細刷3分鐘,如果孩子堅持不下來,可以準備一個定時沙漏,以增加趣味性。

3、幾乎所有的孩子最初都排斥刷牙,家長多想想激發孩子刷牙興趣的點子,比如和孩子一起比賽刷牙,或者通過護齒主題繪本,將完整的牙齒世界展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通過好玩的故事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和可怕之處,明白刷牙的真正意義,這是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刷牙,愛護自己小牙齒的最好方法。

明天就是世界愛牙日,本期繪本奧斯卡邀請國瑞齒科的牙科醫生張瓊傑爸爸為大家推薦三本關於寶寶護齒的主題小繪本,如果你正為寶寶愛吃糖果、不愛刷牙而煩惱,不妨把這三本書講給他們孩子聽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