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人問

「我想要減脂我應該做哪種運動,

這些運動能幫助我有效的減脂嗎、

為什麼跑了一星期的步體重根本沒有改變?」

我想說的是:「沒有不減脂的運動、不減脂的運動都是耍流氓!

用來減脂的運動主要分為三類:持續性有氧運動、高強度間歇性運動(HIIT)、抗阻訓練(力量訓練),其中持續性有氧運動一般被使用最多也是最簡單的運動方式,比如勻速的走路、快走、跑步、騎車、游泳。

本文摘要

1什麼是持續性有氧運動?

2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哪個更減脂?

3有氧運動一定要持續40分鐘嗎?

什麼是持續性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鍊。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15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

有氧運動是一種恆常運動,是持續5分鐘以上還有餘力的運動。

是不是「有氧運動」,衡量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 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

要求每次鍛鍊的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周堅持3到5次。

這種鍛鍊,氧氣能充分燃燒(即氧化)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所以說,如果體重超標(是個大胖子),要想通過運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建議選擇選擇有氧運動,像慢跑、騎自行車。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哪個更減脂?

有氧與無氧的區別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根本區別, 在於他們之間的能量代謝系統不一樣。

有氧運動

有氧代謝是「緩慢但持久」的供能系統,主要燃料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靜息時,身體有持續的氧氣供應用來產生能量,維持基礎代謝率。

低強度、能長時間進行的運動,基本上都是有氧運動,比如:走、慢跑、長距離慢速游泳、慢騎自行車等。

有氧運動需要大量呼吸空氣,對心、肺是很好的鍛鍊,可以增強肺活量和心臟功能。

無氧運動

無氧代謝只能使用糖分為燃料,特點是供能迅速但是產能量比較少。

而當人們在做劇烈的運動時,比如 100 米跑,10 多秒鐘就已經跑過了終點,而起跑時吸的那口氧氣,卻根本還來不及到達細胞當中去參加「燃燒」的活動。

也就是說,氧氣還沒有起作用,而運動就已經結束了。比如 100 米短跑,200 米短跑,100 米游泳,舉重等都是無氧運動無氧代謝運動一般不能超過兩分鐘。很多時候需要休息一下,讓體力恢復,等血液把無氧代謝廢物帶走,才能繼續運動。

Tips:

有氧與無氧沒有絕對的界限,很少獨立存在,也不會一下子從一種代謝狀態轉換到另外一種狀態,更多時候他們互相重疊,只不過有時候有氧代謝占主導,有時候無氧代謝占主導。

有氧運動一定要持續40分鐘以上?

廣泛流傳的謬誤

如果你對跑步有一丟丟了解,那你肯定聽說過「跑步必須要堅持30、40分鐘以上才能減脂」的說法!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的研究,有氧運動前15分鐘,由肌糖元作為主要能源供應,脂肪供能在運動後15~20分鐘才開始啟動,所以一般都要求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以上。

簡單點說就是「你在有氧運動的時候先把肌肉里的糖原消耗完了,才開始消耗脂肪,否則呢,你跑也是白跑,只消耗了糖沒消耗脂肪。」

但是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如果一個人要把體內的糖都消耗掉需要至少3個小時,讓我們發散一下思維,在馬拉松比賽時,撞牆的情況容易發生在3-3.5小時,因為此時體內糖原消耗殆盡,就會發生明顯的體力不支。

而且,我們的身體是「能量守恆」的,當你在進行慢跑或其他有氧時,只要你的強度是一樣的,你身體里的糖原和脂肪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去供能的,根本不存在「耗盡糖原才開始消耗脂肪」一說!!!

Tips:

一切活動都會消耗並減脂,只不過理論上在一定強度(心率)上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脂肪的消耗比率會高一些。但堅持穩定的鍛鍊,遠比一兩次的長時間高強度對身體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