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3日 21:46 中時電子報/盧宏奇

台積電在少了「張忠謀溢價」後,未來幾年會如何發展,大家都在看。(本報系資料照片)台積電在精神領袖張忠謀決定明年6月交棒後,會不會盛極而衰?從台積電股價今天(3日)收漲2元,外資還買超近3900多張來看,短線似乎利空出盡。財經專家林宏文認為,少了張忠謀的台積電,一定比較不精彩,並期許未來台積電可借鏡南韓三星培養在地供應鏈的作法,支持台灣本土的IC設計、設備、材料等產業更加壯大。

曾任職媒體高層、長期觀察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林宏文在《今周刊》撰文表示,張忠謀向來是台積電的領導中心,在他退休後這家企業一定會比較不精彩,但張忠謀在10年前就啟動交棒作業,如今換人做做看,也是企業成長的必經之路。他說,如同當初蘋果執行長庫克接下賈伯斯棒子一樣,劉德音能否將台積電推向更高峰還有待觀察。

針對有人批評台積電仍屬代工業,是扼殺創意的元凶,林宏文認為不必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因為代工不是原罪,有技術含量及層次的不同,企業的競爭力強弱不在於做代工或品牌,而是有沒有掌握本身的競爭優勢,走出獨特的一條路。他表示,台積電花30年時間將晶圓代工從隱形冠軍做到產業龍頭,如果讓這種優良企業出走,絕非台灣之福。

不過,台積電3奈米先進製程的7千億投資案,絕大部分機台設備及材料都向國外採購,本土廠商幾乎看得到、吃不到。林宏文指出,台積電從無到有是根植於台灣這片土地,對於提升台灣產業供應鏈責無旁貸,未來應該效仿三星,在培養在地的設備、材料等供應鏈上,可以扮演更積極、更關鍵的角色,對於本土IC設計業也應該多加支持,花更多心力耕耘。

(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 會不會就此盛極而衰?

文章來源:除了交棒傳承 台積電其實還有更多事可以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