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瓦倫西亞省的某個公路橋下,有一個隱藏著的秘密懸掛小屋,不仔細觀察的人根本無從發現。


建這個小屋的人,就是Fernando Abellanas,一個西班牙的年輕人。

他還將這個地方,當做他的工作室和休息的地方,他自己稱之為「隱世小屋」。




一個簡單的書桌,幾本書,還有一床溫暖的被子,就是他在小屋裡全部的生活。


▼他專門放置了有自己回憶的相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在書桌前靜下心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他還說:「在這裡偷偷地觀察路過的汽車、火車,卻不被發現,這給我很大的平靜感。」

而他做這個小屋的靈感,是來自於他的童年經歷。

我們小時候都會玩捉迷藏的遊戲,那種藏在桌子或者床下,偷偷竊喜的觀察外面世界的快樂,即使到現在都不能忘懷,他亦如此。




他從小因為受他父親的影響,對一切手工製作都十分擅長。

他的父親是工匠,所以家裡的傢俱都是自己做的。

他父親還經常鼓勵他,一起參與傢俱製造的過程,也因此他從小就耳濡目染,為他後來奠定了發展。



但在他18那歲那年他輟學了,因為一些原因沒能成為一名工匠,為了能夠有養活自己的資本,他去了一家水泵廠工作。

那段時間裡雖然是作為一名水管工,但他仍然喜歡自己去琢磨設計,後來他就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學習。



最終他憑藉自己的雙手如願成為一名設計師,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室。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自己設計各種各樣的燈具,還有一些可移動的書桌、躺椅等等,也許那時他的心底就已經隱隱有了一個想法。



但在他心中,他認為自己只是個工匠,而並非是一個設計師。

每天他都會去思考然後動手,親自去做實踐,也是因為他的勤於思考和實踐精神,讓他對設計和建造更加得心應手,不管是小檯燈,還是十三米高的大旋轉樓梯,他都能一個人去製作。


後來他還養了兩隻靈緹犬,平時的生活中,它們成為了他的最佳夥伴,陪著他一起工作和生活。



只是夜深人靜時,他總會回想起,童年裡那屬於自己的獨特空間。

他想要一個能夠讓他不被人發現的地方,也許是近在眼前,這樣的自由和安全感讓他很安心。



這種衝動讓他立刻行動起來,他想要在喧鬧的城市中找到一個避世的秘密基地。

某天一個想法在腦海中靈光一現,他想「在橋底下生活是什麼感覺?」


終於他在城市裡找到了這樣的隱秘角落,只用了兩周的時間建成了這個在橋下的懸掛小屋。

他設計的小屋是緊挨橋底而搭建,整個結構的從設計到組裝,全部由他一個人手工完成。



從圖紙的繪製開始,他一點點描繪出自己小屋的模樣。


然後對每個零件進行切割和焊接,而這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最奇妙的是除了地板,整間小屋的木板圍牆,都是可以自由打開的。

這樣的設計和構思更能夠保證,小屋整個環境的透氣性。


也許大家都很不可思議,房子怎麼能懸掛在橋下,這裡就不得不佩服他的大腦了,想到用特別訂製的滑軌和裝置,來支撐起整個小屋。



▼將滑輪剛好卡在混凝土的斜面上

4068


然後通過手搖的方式,讓平臺水準滑動到另一個,達到懸空的目的,而且還能剛好銜接上。


▼就像這樣將輪子搖一搖



▼木盒就向前方前進了,看上去是不是很酷?


每當他想獨自一人時,他都會來到這裡。

雖然他知道,這個小屋因為沒有建築許可證,可能被人發現就會被拆掉,所以他一直不願意告訴別人這個小屋的具體位置。



正如他所說:「大都市的喧囂殺死了我們內心中藏著的那個孩子,人們心中的純真應該復活,回歸初心,再來認識這個世界,會發現它有無限的樂趣。」

而他做這個設計也並不是為了經濟利益,只是想在如今這房地產業高速增長,房租也一路飆升的情況下,去「嘗試一些非常規的替代性住宅的可能」。


設計改變生活,我想大概就是如此。

只有真正的去做了,才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這麼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