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博士和幾位癌研究學者發現,癌細胞在活躍一段時間後會進入「休眠」,休眠期時段後又再度活躍,興風作浪。


一場小型國際研討會,其中有一位目前在美國癌症中心的戴博士以 "Is Cancer Curable?" (癌症是否能治癒?)為題,分享了他對癌細胞生長動力學的研究結果。



癌症最令人害怕的就是 metastasis(轉移)。



原生癌並不會讓病人死亡,而一旦癌細胞轉移,在其它組織器官內興風作浪就讓病人逐漸(或快速)的走向死亡。但,為什麼有些癌細胞已轉移的病人卻未繼續惡化?


日本曾解剖研究幾十位無病痛往生的 90-103歲老人,發現他們每一位體內都有不少癌細胞。但,為什麼他們的癌細胞沒有造成身體的病痛?


「休眠期」越長,病人能存活的時間就越長,甚至不發生令人害怕的「轉移」。現在醫學界積極的在研究拖延癌細胞「休眠期」的方法,包括利用藥物和飲食。「預防細胞癌化」提到幾種天然物,可藉由控制癌細胞內訊息傳導 ( signal transduction ) 的路徑進入「休眠期」,請大家多吃含有有效成份的食物(無排名),讓身體內蠢蠢欲動的癌細胞多多睡覺。



  1. 姜(抗癌成份是 .....「姜油」)



2.綠茶(抗癌成份是 .....「兒茶素」)




3.大豆(抗癌成份是 .....「異黃酮」)



4.蕃茄(抗癌成份是 .....「茄紅素」)



5.葡萄(抗癌成份是 .....「白黎蘆醇」)


6.大蒜(抗癌成份是 .....「硫化物」)


7.捲心菜(抗癌成份是 .....「indole」)


8.花椰菜(抗癌成份是 .....「硫化物」)


癌細胞怕熱


日本石原結實醫師寫的書,常提及「癌細胞怕熱」的觀念,蠻有意思,記下來跟大家分享,也算是我的讀書筆記。石原醫師認為,現在醫學已非常進步,醫師也愈來愈多,癌症卻依然有增無減,其中一個很大因素,就是現代人普遍體溫低下,人體溫降至35度時,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反之當體溫達39.6度以上時,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


(小編:這和原始點的理論不謀而合)




高溫可治好癌症


19世紀時,德國有位布許(Busch)醫師,發表多例自然治癒的癌症,也就是罹癌病人,分別得肺炎和丹毒(一種皮膚感染症)等疾病,連續發高燒1- 2星期,沒想到意外治好癌症。


此外,1900年美國紐約市立醫院的科萊醫師,同樣發表有癌症病人因肺炎和丹毒引起持續高燒後,治癒癌症的實例。


換句話說,西洋醫學也已明白癌細胞很怕高溫。


癌症是一種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病的疾病,但心臟、脾臟、小腸(十二指腸)是發生癌症機率較小的器官。那是因為心臟雖只有體重的1/200,卻負責提供1/9的體溫;脾臟則是紅血球集中的地方(※註:脾臟的功能系破壞老舊的紅血球,將紅血球的血紅素與鐵分離,被分離的鐵可再度被吸收到血液中),同樣屬於高溫器官;而小腸要負責消化,必須經常活動,自然會比較溫熱,從這些事實可知,癌症並不容易發生在溫度高的器官上。


人體容易罹癌的器官如食道、肺、胃、大腸、直腸、卵巢、子宮………等都是中間呈空洞的器官,有空洞的器官,細胞會比較少,體溫也比較容易下降,所以比較容易罹癌;至於乳房因突出身體外,也是溫度比較低的器官。


癌症是因免疫力下降而形成,當然與血液有關連,也可說與血液循環不佳有密切關係。


東洋醫學認為「萬病之源來自髒血」,所以身體為了燃燒並排出體內廢物讓血液變乾淨,才會出現發燒反應。


就某層面說,發燒其實能提高免疫力,而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運作能力,實際上只要體溫上升1度,免疫力就能提高5-6倍。


一旦身體冰冷,血液循環變差,體內細胞代謝也變差,體溫每下降1度,代謝就減少約12%,免疫力也降低30%。


通常人體體溫最低的時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時候,一天當中,凌晨3-5點的體溫最低,這時也是最容易引發氣喘、潰瘍性大腸炎的激烈腹痛、異型狹心症等疾病的時候。


現代人體溫低下的原因:人體平靜時的體溫約有1/4來自肌肉,但現代人不像從前的人常走路,也沒有以前人勤快,這種運動不足的的結果,就是體溫降低的ㄧ大原因。加上現代人常見壓力問題,壓力一大,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長期持續下去,自然會讓體溫降低。夏天多數人會躲在冷氣房裡,及平常攝取過多造成體質寒涼的食物,都是造成體溫低下的原因。(別再相信任何啥款生機飲食了)


不只癌,預防罹患生活習慣病(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等)也一定要設法提高體溫,其方法如下:




運動


肌肉約占全身體重的45%,是人體最大器官,只要運動,肌肉所產出的熱量就愈大,甚至達體溫的一半。體溫上升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白血球的運作也會活躍,運動過後身體會覺得很輕,連心情都覺得舒爽,主因就是體溫上升,促使體內廢物和血液中多餘養分被燃燒,甚至轉換成汗水和尿液,以及透過吐氣排出,等於在體內做ㄧ次大掃除。解忙碌現代人運動不足的煩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路」。



太極


「有命門火則旺,無命門火則死」.現在經常說養生,那麼,養生到底是養什麼?答案是養得就是這火,就是陽氣。古人有云:「人得陽氣者生,得陰氣者死」,陽氣是無論對男女都重要,是生命之元。陽氣足自然體溫高,體溫每升高免疫力就會增強,這就是中醫的「正氣足則邪氣不能犯」,這和你吃薑吃補藥不同的是它不是調動你僅有的陽氣和同時給病毒也增加養分,或是實火炎上,而是水火相濟產生的,不是量變而是質變。


像現在很多癌症患者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體溫過低,女人失陽氣,則會容易疲勞,衰老。太極拳的生髮陽氣來自於,上面提到松的促進血液循環,和太極拳姿勢要求的「中正安舒」,人體陽氣多於姿勢不正確和肌肉不能放鬆而損耗的。同時太極拳姿勢的「中正安舒」也可以減少對內臟的壓迫,從而增加內臟的供,達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泡澡泡腳


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又有效的溫熱身體方法,就是泡澡。采全身泡在浴缸的入浴法,使水溫幫助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內臟和肌肉得以補充到氧氣和養分,進而促使腎臟和肺排出廢物。此外,流體靜力平衡(或稱靜水壓平衡)具有讓肌肉緊實的效果,這種流體靜力平衡會壓迫血管和淋巴管,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讓全身代謝跟著活躍起來,尤其位在下半身的腎臟血流也會變好,自然會增加排尿量,去除水腫和冰冷現象。




食用溫熱食物


石原醫師鼓勵大家,平常應食用可溫熱身體的食物如蕎麥麵、黑麵包、糙米、根莖類蔬菜、海藻、姜、蒜、蔥、味噌、蘋果、櫻桃、葡萄、黑糖、紅茶…等。讓身體溫熱的快速方法,就是喝生薑紅茶。生薑最大的功效是溫熱身體,寒冷地區的歐洲人習慣喝紅茶,藉以溫熱身體,如將紅茶加入生薑,能發揮更大效果,使身體熱起來。中藥古籍記載著「生薑能去百邪」,16世紀英國爆發黑死病大流行,至少1/3倫敦市民因而喪命,卻意外發現平時常吃生薑的人,都倖存下來,當時英王亨利八世,因此大力提倡吃生薑,英國坊間到處可見的薑餅,就是留下來的深刻影響。



2006年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美國癌症學會上發表「將市面上販賣的生薑粉泡開後,投入培養中的卵巢癌細胞里,結果癌細胞全死了,足見發生了細胞凋亡與細胞自噬的作用」,雖然這項實驗所用的癌細胞是「卵巢癌細胞」,但相信這個實驗對所有癌細胞都具有同樣效果。




看了石原醫師的書,才知發燒正是自體提升免疫力的機制,更重要的是體溫達到39.6度以上,可以熱死癌細胞。我常在想,要是我開刀前也能發燒,癌症也許就不藥而愈,就可少挨那一刀,免受化療之苦。前一陣子,有家人感冒發燒了,我特地恭喜他自體悶燒,大概把不少體內癌細胞給熱斃了!自從罹癌後,有很多人告訴我,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讓我很困擾我該吃什麼呢?! 但現在的我肯定會把以前不愛吃的蔥、姜、蒜,統統吞下肚,希望藉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達到自愈的效果。


小編…日本人雖然吃很寒涼的魚,但卻在吃的時候配合薑片和熱茶,而且日本人是最愛泡本身浴的,飲食多各式蔬菜搭配,還有就是太極在日本發展的非常好,幾乎超過本土的武術,難道只有外國人才能看到太極的優秀之處?能否從中找到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