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藥大學孟景春教授的經驗方:
久咳方
方藥及用法:沙參30克,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久咳、燥咳。
沙參有南沙參和北沙參之分。南沙參的祛痰作用較強,北沙參則養陰作用較強。久咳痰多宜用南沙參,燥咳則宜用北沙參。

月經過多方
方藥及用法:煆龍骨15~20克,煆牡蠣15~20克,茜草12克,煆烏賊骨12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月經量過多,過期不止或淋漓不止。
本方適用於經色淡紅,腹不痛,脈細軟無力的月經過多者。若腹痛有塊,經色暗紫,說明有瘀血,不宜用本方。

便秘方
方藥及用法:生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10克,率參10克,生麥芽15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大便秘結,如栗狀。

二、以下5方為江蘇海門市中醫院主任醫師茅漢平的經驗方:

治腹瀉方
方藥及用法:焦白術20克,淡幹薑4克,炒黨參15克,煨豆蔻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

眩暈方
方藥及用法:焦白術20克,澤瀉6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內耳性眩暈(即美尼爾氏綜合征)。

血栓性脈管炎方
方藥及用法:丹參30克,當歸20克,玄參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血栓性脈管炎。

高脂血症方
方藥及用法:澤瀉30克,生山楂20克,決明子2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高脂血症。

呼吸道感染方
方藥及用法:銀花30克,連翹15克,羌活10克,板藍根30克,射幹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生甘草5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三、以下4方為江蘇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何止湘的經驗方:
咯血方
方藥及用法:生大黃20克(後下),黃芩10克。水煎,待涼後分2次服。
主治: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引起的咯血。
血止後即停藥。

嘔血方
方藥及用法:生大黃15克(後下),黃連9克。水煎,待涼後分2次服。
主治:胃炎、潰瘍病等胃火上炎引起的嘔血。

鼻子出血(鼻衄)方
方藥及用法:生大黃12克,薄荷7克。煮沸5分鐘即可,待涼後服下。
主治:外感風熱引起的鼻出血。

冠心病、心絞痛方
方藥及用法:紅參、三七、水蛭各等份。共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5克。每日3次,每次服4粒,溫開水送服。2個月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死等。陰虛火旺者(表現為咽幹喉痛,舌質紅,小便黃,脈細而快)不宜服。
臨床觀察50例,有效率86%,心電圖改善率64%。

四、以下10方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孟澍江教授經驗方:

口舌生瘡方
方藥及用法:細辛3克,黃連3克。水煎服。
主治:口舌生瘡(口腔炎)。

寒咳方
方藥及用法:細辛5克,幹薑2克,五味子2克。水煎服。
主治:寒咳(慢性支氣管炎)。

關節痛方
方藥及用法:細辛5克,桂枝6克。水煎服。
主治:關節痛、身痛。

心絞痛方
方藥及用法:細辛3克,川芎6克。水煎服。
主治:心絞痛。

乳腺炎方
方藥及用法:僵蠶9克,連翹15克,黃芩6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
主治:乳腺炎。也可用於腮腺炎、癤腫及淋巴結炎。

咽喉炎方
方藥及用法:僵蠶12克,土牛膝15克。水煎服。
主治:咽喉炎伴隨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

虛熱方
方藥及用法:知母12克,鱉甲15克,青蒿10克。水煎服。
主治:骨蒸虛熱(如肺結核引起的潮熱)。

頭痛方
方藥及用法:細辛4克,生石膏20克,炙全蠍4克,白僵蠶10克,白附子6克,紅花6克,天麻8克,石決明15克(先煎)。水煎分2次服。
主治: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慢性支氣管炎方
方藥及用法:麻黃4克,杏仁8克,甘草4克,法半夏9克,陳皮6克,茯苓10克,當歸9克,熟地12克。水煎分2次溫服。

蕁麻疹方
方藥及用法:麻黃4克,連翹12克,大黃4克,蟬衣9克,赤芍10克,威靈仙9克,蛇蛻5克,甘草4克。
主治:蕁麻疹、風疹。
如為腸寄生蟲引起者,加檳榔6克,川楝子9克,效果更好。

五、以下2方為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單兆偉的經驗方:

養胃方
方藥及用法:黨參10克,白術15克,白芍20克,炒枳殼10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仙鶴草15克,炒山楂12克,神曲12克,炙甘草5克。
主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急性胃炎、十二指腸炎、潰瘍病。
辨證屬氣滯血瘀者(表現為面色蒼白無光澤、疲憊無力、食欲不振、胃脘疼痛且痛有定處)用本方有效。舌苔黃膩者不宜服本方。

理氣止痛方
方藥及用法:柴胡5克,枳殼10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甘草5克,檀香3克,佛手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急性胃脘痛或胃痛經常發作。
本方適用於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把脈時,有如按琴弦之感稱為弦脈)、胃脘或脹或痛且痛無定處、性情急躁或憂鬱者。口苦口幹、舌質紅、大便幹結、脅肋疼痛、小便少而黃、舌苔黃膩者不宜服。

六、以下5方為江蘇省中醫院龔麗娟主任醫師經驗方:

皮膚紅斑方
方藥及用法:大黃5克(後下),水牛角片30克,生地15克,紫草30克,丹皮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皮膚紅斑、日曬性皮炎。

高尿酸血症方
方藥及用法:玉米須30克,絲瓜絡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高尿酸血症。


乳糜尿方
方藥及用法:玉米須30克,糯稻根6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乳糜尿。

消尿蛋白方
方藥及用法:生黃芪20克,黨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桑寄生12克,白花蛇草15克,石葦10克,蜀羊泉15克,玉米須30克。
主治:急慢性腎炎引起的蛋白尿。

尿床方
方藥及用法:炙黃芪30克,豬膀胱(鮮)1只。將豬膀胱洗淨,加蔥薑煮沸,去泡沫,加少許黃酒,再放入黃芪,加水至超過藥面3釐米左右,煮沸後轉用小火將豬膀胱煮至熟爛,取藥汁約300毫升,上午9~10時,下午3~4時各服1次。豬膀胱切細當菜吃。
主治:尿床、小便失禁。
經2~4周療程,尿床減少以至痊癒。對老年人因膀胱括約肌鬆弛(腎虛)引起小便不能自控和失禁,本方加益智仁、菟絲子,服1~2個月,常可收效。

七、以下4方為江蘇省中醫院符為民主任醫師的經驗方:

腦出血方
方藥及用法:
(1)制大黃6克,枳實10克,玄明粉20克,陳膽星12克,郁金12克。
(2)水蛭9克,制大黃12克,川牛膝30克,陳膽星12克。水煎分2次服。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其中1方。
主治:中風腦出血。

中風後遺症方
方藥及用法:川牛膝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生黃芪30克,當歸12克,全蠍5克,地鱉蟲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中風後遺症。

半身不遂方
方藥及用法:木防己6克,赤芍12克,黃芪15克,地鱉蟲12克,丹參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半身不遂。

面癱方
方藥及用法:全蠍5克,僵蠶12克,白附子10克,川芎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面癱。

八、以下4方為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周慕丹副主任醫師的經驗方:

痛經方
方藥及用法:吳萸3克,肉桂3克,當歸10克,制香附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痛經(寒凝型)。

閉經方
方藥及用法:山藥12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續斷12克。
主治:閉經(沖任不足型)。
此型閉經多見於未婚女子,在治療上強調脾腎雙補,切不可用大劑量活血化瘀藥,以免耗傷正氣。

濕熱性閉經方
方藥及用法:蒼術10克,六一散30克,萆1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濕熱性閉經。

倒經方
方藥及用法:桑白皮15克,白芍15克,黑山梔1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倒經(肝火沖逆型)。

我的兩個絕密藥方,常用、簡單、神奇、有效

藥方一:專治牙疼。
牙痛奇效,吃後二十多分鐘止痛見效。
配方:氟派酸和 去痛片各二片,同時服下,對大多數牙疼具有奇效。二十多分鐘後保你吃啥啥香,好人一樣。
過去我牙疼,買過藥店許多專治牙疼的藥,花了很多錢,結果均無效果。最後總結出此方,氟派酸本和牙痛毫無關係,但和去痛片配藥,卻對牙痛產生了奇效,你不仿一試。

藥方二:專治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嚴重時,疼痛難忍,碰都不敢碰,什麼都不敢吃。
配方:白礬(發麵用的)用刀片刮下少許細未,(以能覆蓋創口為准),然後上到創口上,靜候五分鐘即可。八小時以後即可正常用餐,第二天再上一次藥,就基本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