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潮藝術 漁人和平島變身藝術島嶼

新頭殼newtalk

2017基隆潮藝術開幕活動今(7)日下午在和平島公園登場,和平島公園山海相連的景致,吸引藝術家爭相選擇於此地創作,今年共有台灣藝術家林正偉水鳥《悠悠》等共7組國內外藝術家的環境裝置藝術的作品設置。另一展區則位於文化資產基隆漁會正濱大樓中,展出劉耀中的作品《沒時間(厄尼斯特說…)》,藉海明威筆下「老人與海」故事所傳達出勇敢與堅毅的精神,獻給每一位在海上面對未知挑戰漁民們。

7組國內外藝術家的環境裝置藝術的作品設置,包括台灣與德國藝術家組合RARA的《The Rock Nobody Could Lift(不可承受之輕)》、台灣藝術家林正偉使用鏡面不鏽鋼以及輪軸製作的3隻體態優雅的水鳥《悠悠》、張博傑以反向塗鴉手法製作的《符碼記憶/基隆》、來自義大利的Rudi Punzo 的《SYNAPSES(神經元)》、波蘭藝術家Mariuzs Soltysilk的作品《HOUSE(房子)》、菲律賓藝術家Lesley-Anne Cao作品《Untiled(When the cup) (無題 當杯子)》、來自日本的齊藤幹男Mikio Saito的《Milk Fish under the Milky Way(銀河下的牛奶魚)》等,和平島搖身一變成為一座藝術島嶼。

另一展區則位於文化資產基隆漁會正濱大樓中,展出劉耀中的作品《沒時間(厄尼斯特說…)》,藉海明威筆下「老人與海」故事所傳達出勇敢與堅毅的精神,獻給每一位在海上面對未知挑戰漁民們、張恩滿創作團隊展出《Patiyamay-原住民社區雜貨店地圖繪製計畫》藉由在地原住民族人經驗著的環境與觀點,訴說都市原住民的文化景點、陳敬寶的《尋常人家,在基隆》則反應現時在地人們日常居家的生活樣態。

「2017基隆潮藝術」由海科館先行啟動「國際環境藝術駐館計畫」,邀請8位國內外環境藝術家於該館周邊進行駐館創作與展出,展岀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另文化局邀請之11組國內外藝術家之作品展出日期為10月6日至11月5日。

除了靜態展出外,10月14日於正濱漁會大樓,邀請新媒體藝術家莊志維與裝置藝術作品共織一場音樂燈光饗宴,運用光與空間的互動裝置,展開一場探索人、物件、空間與環境場域之間流動相互關係的演出,現場並有搖滾樂團演出、文創商品及在地特色美食之大潮市集。

10月20至22日則由巴西的VJ Suave帶領民眾進行集創工作坊及城市巡遊活動,藝術家運用投影設備及三輪車,將工作坊的創作成果投影在建築物上並與劇團互動演出,城市的建築、物件、自然景觀,都將成為藝術家的畫布,讓大家熟悉的基隆換上新裝進入奇幻的一夜。兩場投影巡遊民眾可分別以步行及單車方式參與,其中工作坊及單車巡遊採預先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