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豐富,頗受大家的喜愛,但一些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瀉是怎麼回事?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

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乳糖,正常情況下進入人體小腸中的乳糖會被乳糖酶水解為半乳糖及葡萄糖後被機體吸收。如果乳糖酶缺乏或不足,就會因不能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出現各種不適反應,這種現象就是乳糖不耐受。乳糖在乳糖缺乏時會直接進入大腸,並導致腸內滲透壓高,水分無法吸收,從而發生腹瀉。同時大腸內的一些細菌利用乳糖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則會導致腹脹、放屁等症狀。乳糖不耐受輕者腹脹,重者喝完牛奶沒多久就要跑廁所。

是否會發生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對於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來說,乳糖酶在2歲以前可維持較高活性,大多數人的乳糖酶活性持續至2-15歲,然後逐漸下降至成年人的水平,大約為正常嬰兒酶活性水平的10%。人類在幼年時期體內才會產生乳糖酶,如果早期沒有或者極少接觸牛奶、乳糖類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很有可能會發生乳糖不耐受的情況。那些喝牛奶就腹瀉的人,很可能是在斷奶後比較少接觸牛奶等奶製品,導致其乳糖酶「退化」。而歐美人喝牛奶的習慣比較普遍,幼兒時期基本都有接觸到奶製品,因此歐美人較少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牛奶了嗎?

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牛奶了呢?也不盡然。研究發現,即使是嚴重乳糖不耐受患者,每天進食乳糖6.5-12.5毫克以內,相當於不超過125~250毫升牛奶,並且與其他事物一起進食時,往往不引起症狀。所以對於乳糖不耐受者,可採取以下方法:

1、改變喝牛奶的方式:不要空腹喝牛奶,配著其他食物一起吃,少量多次飲用。

2、減少奶製品,或換用無乳糖/低乳糖奶粉或豆奶。 而對於2歲以下以牛奶為主食的嬰幼兒來說,可以換用無乳糖奶粉。

3、服用益生菌:多種益生菌與乳糖酶有關,乳酸菌可產生乳糖酶,對於乳糖不耐受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4、服用乳糖酶:每餐前或喝牛奶前服用乳糖酶,可以緩解症狀,或者將乳糖酶(液體製劑)加入奶中,置於冰箱中過夜後飲用,可分解牛奶中的大部分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