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沒見過的日本,展現多面的真實風貌

▎“備前燒”——“人間國寶”伊勢崎淳的世界

伊勢崎淳是“備前燒”陶藝領域的人間國寶。他充分運用傳統工藝,在作品中不使用任何釉料,通過長時間焙燒完成,開闢出“備前燒”陶藝的新天地。

閑寂幽雅的陶器

伊勢崎淳在2004年被評選為“備前燒”的“人間國寶”。“備前燒”是岡山縣備前市伊部一帶燒制的陶器,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平安時代末期(12世紀)就出現了窯廠,那裡出產的茶具深受講究閑寂幽雅趣味的“茶人(愛好、精通茶道的人)”們的喜愛,桃山時代(16世紀後半期)的一些名作至今仍受到人們的珍視。

正在燒制中的抹茶茶碗

剛出窯的抹茶茶碗

“備前燒”的魅力在於它的淳樸無華

既不上釉,也不繪彩。花費長達兩周的時間烘焙燒結,在這個漫長過程中發生的窯變才是“備前燒”的命脈。

“備前燒”陶器使用的粘土耐火性差、收縮率大,遇上急劇的溫度變化時很容易破損,所以誕生了花費較長時間漸漸提高窯內溫度的焙燒技法。

窯變催生天然奇色

“讓泥坯與窯火充分地相互作用,窯內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產生出各種深邃莫測的窯變效果”,伊勢崎說道。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一切聽從於偶然。在製作‘備前燒’時,裝窯工序十分重要。要算好窯火從哪裡通過,灰塵怎樣落下,然後再決定將泥坯放在何處以及如何放置。可是,裝窯這件事,同時也要藉助神力。有時你會看到非人力之巧所能及之奇色。只有窯火帶來的偶然性和陶藝家的意圖相結合,才能誕生出令人心滿意足的‘備前燒’。”

裝窯、燒窯、冷卻、出窯,完成所有這些工序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伊勢崎每年燒兩次窯,每到出窯,無論何時,心中都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迄今為止,在”備前燒”陶藝領域已經有4個人被評選為“人間國寶”。伊勢崎的獨特之處在於他那時尚的造型感覺。他深入研究了“備前燒”的歷史,甚至復原了中世紀的窯爐;與此同時,他還同Isamu Noguchi(1904-1988)、池田滿壽夫(1934-1997)等藝術家積極展開交流,在“備前燒”領域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從傳統的茶具到造型藝術作品、裝置藝術,他每年都會發表不拘一格的嶄新作品,是深受海內外關注的為數不多的陶藝家。

伊勢崎淳 ISEZAKI Jun

“為了彌補陶土的弱點,先人們付出了大量心血與汗水,才摸索出了現在這種‘備前燒’的製作技法。所謂傳統,說到底就是深深紮根於當地的東西。正因為有了這種傳統,我相信‘備前燒’作為陶藝能夠獲得新的發展。我會充分利用先人們累積留傳下來的遺產,不斷摸索新的表現形式,爭取能夠從我這裡傳承給下一代某些有價值的東西。”

伊勢崎淳 ISEZAKI Jun

1936年出生於岡山縣備前市,是陶藝家伊勢崎陽山的次子。岡山大學特設美術專業畢業,擔任一年高中教員後,開始了陶藝生涯。2004年被評選為“人間國寶”。

攝影:大橋弘

▎歡迎光臨雜木林!

提到東京,或許大家在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摩天大樓和上下班高峰等都市景象。然而,只要步入郊外,你會發現美麗的自然。

谷保城山(東京都國立市)是一小片位於甲州街道和中央高速之間的雜木林。然而,一旦踏入這片森林,就會發現其中無限精彩的自然風光……。

靠近住宅區的這片雜木林叫做“谷保城山”,中世紀時這裡曾是武士的宅邸。現在被列為保護區的是一周300米左右、就算慢慢行走也只需5分鐘的一小片森林。然而這裡卻是超乎想像般美麗的自然景色。

攝影:大橋弘

▎立山 別有洞天在雲中

日本列島的中部有三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它們是飛驒山脈、木曾山脈和赤石山脈,分別被稱為北阿爾卑斯、中央阿爾卑斯和南阿爾卑斯。立山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它是連綿於北阿爾卑斯西北端的山巒“立山連峰”的總稱。

立山連峰是深受中國、台灣遊客喜愛的觀光景點。這裡棲息著冰河期的種群雷鳥,太古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的登山者。

靜謐的銀白色世界

立山的魅力盡在嚴冬中的銀白色世界裡。面對一望無際的白雪營造出的靜謐世界,你或許找不到任何語言來表達心中的驚嘆。在茫茫的銀白色世界中,萬里晴空顯得更高更藍,令人產生一種猶如置身於遠古的幻想。

立山是世界屈指可數的暴雪地帶。冬季,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南下日本海時產生的大量水蒸氣形成雪成雲,它們遭遇到屏風般聳立的立山群峰,導致大量降雪。從山上吹來的雪堆積在山谷,深度往往超過20m。

北半球最南端的三個冰川最近在立山得到認證。一般認為,在北緯36度這樣的低緯度能夠形成冰川,是由於這裡罕見的特大暴雪所致。

轉進雪中休息的雷鳥

立山的雪谷

mikurika池的朝霞

隬陀原高原的晚霞

雷鳥澤的雪谷

換了一身“夏裝”的雷鳥母子

每到4月中旬,立山黑部高山道路開通,汽車在高達20m的雪壁之間穿行。通車後至6月上旬,一個車道約500m的區間還為步行者開放,遊人可以行走其間,切身感受雪壁那龐大的氣勢規模。最近,來自中國、台灣、韓國的遊客也開始增多。

立山黑部高山道路

攝影:柳木昭信

▎彩飾卡車 濃艷亮麗的美學

所謂“彩飾卡車”,是指經過精心裝潢的卡車。它們艷麗、豪華、富有夢幻之感。在這裡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濃妝艷抹”的彩飾卡車。

午夜之帝

天下丸

電飾丸

彩飾卡車是成功者的勳章

“彩飾電話”“ 彩飾相機”“ 彩飾文具”……。這裡所說的“彩飾” ,是“華美多彩的裝飾”之意。在日本,以年輕女性為中心,盛行一種“彩飾文化”,用串珠、水晶等飾件裝飾手機、數碼相機、文具等。

另一方面,卡車司機這些粗漢子們,雖然和年輕女性的形象相去甚遠,但“彩飾文化”在3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於他們當中了。那就是“彩飾卡車”,經過他們精心裝潢的卡車。

令“彩飾卡車”一舉成名的,是1975年至79年間拍攝的10部系列電影《卡車野郎》(東映公司出品,鈴木則文導演)。出於對駕駛彩飾卡車遍走日本全國的主人公的憧憬,用彩燈、眼花繚亂的噴塗來裝飾卡車的專業駕駛員劇增,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影響。

參加慈善善事的彩飾卡車

彩飾卡車也是卡車司機的勳章。購買一輛大型卡車通常需要約1000萬日元,再加上燈飾等裝潢,還要花上1000萬日元,有時甚至達2000萬日元以上。

濃艷亮麗的美學,令男子漢氣派盡展無餘。務望讀者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