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腫瘤疾病中,屬於較好治療的一種,但是一旦破潰後,則治療不易。自古各種中醫外科古籍中,就屢有記載:“乳岩(即乳腺癌)潰則不治”,表明乳腺癌一旦破潰了,就很難治療了。

所以一般遇上乳腺腫瘤患者來諮詢,筆者首先建議患者手術切除,以免後患,術後再考慮中西醫內科治療方法。乳腺癌患者術後生存期一般都會很長,部分患者術後生存幾十年,能活到正常老死的年齡。若因為害怕手術而錯過最佳手術時機,一般到後來都會追悔莫及。

筆者這些年遇到乳腺腫瘤破潰的患者很多,有不少是出於無知和對手術的恐懼而被延誤的。一旦破潰後,四處求醫問診,無論是用中醫治療還是用西醫治療,均很難再有較明顯的療效,生存質量很差。筆者曾治過這類患者,效果亦很差。

近日筆者讀書之時,看到一張治療乳腺癌破潰的古方和一則中醫治療乳腺癌的古代醫案,茲記錄一下,供各位讀者朋友們參考。

這張古方出自《竹林女科》,《竹林女科》相傳是竹林寺代代相傳的治療婦科疾病的秘驗方,約問世於1817年。此方名“銀花湯”,功效和組成如下:

治乳岩積久漸大,色赤出水,內潰深洞:金銀花、生黃芪各五錢,當歸八錢,甘草一錢八分,枸橘葉(即臭橘葉)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

註:當時一錢約今日3.715克。一錢合十分。

另有一則摘自《翠竹山房診暇錄稿》的治療乳腺癌破潰的醫案,亦可供各位讀者參考。醫案原文如下:

“洞庭東山葉姓,早年乳伏一核,逐漸滋大。商之瘍醫,先後服六神丸、小金丹等,均不獲效。始則堅中帶軟,繼則頂色現紅,潰處見血,硬處似石,瘡口既深且大,遇盛怒或懊喪則血溢如注。平時只侵潤不斂,隨其情志而見輕重。

乳岩本肝鬱證也。總由營血素虧,心肝不潛,非尋常外瘍理治之法所可奏功。因令常服潞党參、熟地黃、當歸身、西洋參、天冬、川貝、橘絡、石斛、茯神、合歡皮、夜交藤、料豆衣、糯稻根須,外用白膏藥、八寶生肌散和珍粉摻之。強為圖維,歷延七載,潰口得收至如銀杏大,後以感受時疫而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