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的新單曲《Deserve》,10月12日凌晨正式上線,但這一次,他卻沒有選擇在中國大陸首發,而是暫時切斷了和華語樂壇的聯繫,幾乎是以背水一戰的態勢,將自己的作品放到了真正國際的平台。在那裡,他不是我們熟悉的流量小生;在那裡,《中國有嘻哈》的熱度也幫不了他的忙;在那裡,他只是一個名叫Kris Wu的歌手,單挑美國市場、唯有依靠作品……







然而,吳亦凡的背水一戰顯然是成功了,而且是完美的成功。歌曲上線後,《Deserve》在iTunes美國總榜中霸榜長達19個小時,而在吳亦凡這個第一名的排名之後,我們還可以看見Imagine Dragons、ED Sheeran、Taylor Swift、Maroon 5、Sam Smith這些耳熟能詳的鼎鼎大名。與此同時,《Deserve》兩小時登頂的成績,也成為今年iTunes美國總榜登頂速度第二快的單曲。知道第一名是誰嗎?那就是Taylor Swift的《Look What You Make Me Do》。

這一次,你真的沒看錯,Kris Wu的新單曲《Deserve》,就是在iTunes美國總榜和Hip Hop/Rap分榜雙榜都高高在上、一騎絕塵。這種景象,如同當年吳宇森、成龍和李安用作品征服美國及全球的觀眾一樣,憑藉的就是作品本身,即使水土不服,也要做到異國的歌迷服你。至於還有陰謀論的人說吳亦凡的成功來自於大量粉絲的刷榜,那就只有請你先用你手上的iPhone,登錄一下需要海外ID的海外iTunes試試?







創造華人歷史的事情先擺到一邊,讓人好奇的,依然還是吳亦凡怎麼能夠做到許多華語樂壇前輩都不能做到的奇蹟,尤其是作為一個對於美國市場來講,還算是准新人的他,怎麼可以做到在短短兩小時內,就讓大量的美國樂迷接受他,並讓《Deserve》這首作品登頂iTunes美國總榜成功的。畢竟,比起這個榜單中的Taylor Swift、ED Sheeran這樣的名字,在美國人的眼裡,Kris Wu這個名字,實際上和一個零起點的新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靠的當然是音樂本身!







就在國內的圍觀者和鍵盤俠,還在人云亦云的去「解讀」吳亦凡的時候,吳亦凡卻用作品本身,引發了HIP-HOP發源地歌迷的討論和關注,而且這一次吳亦凡玩的並不是中國特色的傳統,以民族文化的神秘和差異性,給美國聽眾一種別樣的新鮮感。吳亦凡的征服之路,非常「簡單粗暴」,他就是用最美式的Trap和Hip-Hop,來調動美國歌迷的情緒、搖動他們的身體。而且,他成功了。







《Deserve》和許多Hip-Hop類型的歌曲一樣,有一位Feat.歌手一起參與,他就是被Kanye West和T.I.都親睞有加的美國南方說唱代表歌手:Travis Scott。而他們的相識也並不是因為純商業的合作需要,而是因為音樂上的相互傾慕,使得Travis Scott特地從紐約飛到洛杉磯,與吳亦凡開始了《Deserve》這首作品的合作。







多麼的隨意、多麼的任性,並不是華語樂壇傳統的重金聘用模式,Travis Scott和吳亦凡的合作基礎,首先就是源於音樂。兩個人聊得來,對音樂有共同的審美基礎,以及相似的音樂可能性效果訴求,才能真正走到一起玩音樂,也才能玩出像《Deserve》這樣的作品。







關於這首作品,特別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於吳亦凡的歌迷來講,這絕對不是一首完全陌生的作品,當吳亦凡唱出第一句Verse時,很容易就會讓人找到這種獨特的Flow,這種Flow,曾經在《July》里出現過,也在《Juice》里出現過。這種Flow,絕對不是指音樂雷同,而是指歌手本人鮮明的風格,或者就是傳說中的辨識度。







在這個追求個性和國際化的時代,眼看著華語樂壇的許多歌手,努力趕上國際的潮流,甚至選擇國外的音樂團隊,打造各種風格的作品,但在外形相似的情況下,其實卻淹沒了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就像不懂得運用Auto-Tune的歌手,最終得到的往往不是這種神奇特效的幫助,相反卻是對自我人聲的毀滅一樣。







而從這次的《Deserve》這首作品來看,吳亦凡全程參與創作和製作(這才有了氣質上和此前吳亦凡作品,完全一致的Flow),而Travis Scott則在這個基礎上,用他的人個特點,在音樂上起到了很好的點綴、加花的作用。最終《Deserve》里吳亦凡暖洋洋的聲線,與Travis Scott磁性和魔性的人聲,也開成了絕佳的互補,兩個來自不同地域的男聲,就因為這樣的互補,有了一種神奇的化學反應。這,恰恰就是音樂融合的化學反應,也是Feat.初心的意義所在。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Hip-Hop除了玩Beat,就是玩口技(就和中國相聲演員的基本功類似),嘴皮子越快的人,往往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尖兵,Travis Scott在嘻哈圈的盛名,其實同樣和這個有關。但吳亦凡從《July》、《Juice》再到這首《Deserve》,卻結合自身的特點,「發明」了一種特別慵懶又迷人的律動,沒有那種極速的快感,卻有一種搖曳的風情。並且在這種中板的律動中,充分運用了Shuffle、Break等演唱技巧,甚至還在本身精準的英文發音基礎上,加入了一種模糊化的懶音處理,也讓吳亦凡的人聲本身,就有一種獨特的迷幻Flow,這在追求速度與力量的美國樂壇,顯然就有種獨樹一幟的新鮮感了。







另一方面,吳亦凡這次能夠在美國iTunes上創造驚人的紀錄,也和《Deserve》這首歌曲的風格有關。《Deserve》是一首有著濃郁Trap風格的作品,並且在這個基礎上融入了Club的元素,這簡直就是美國當今青少年領域必備的聆聽佳品,這是一種完全處於國際化之巔的國際同步。再加上Travis Scott也是這個領域的高手,他為歌曲創造的一些Punchline,也為整首歌曲添上了神來之筆,所以這種創造潮流的作品,在美國市場要不火也真是很難。







從吳亦凡選擇和Travis Scott合作這一點,本身也說明他的音樂視野和格局,畢竟如果是國內的歌手想要找國外大牌製作人合作,當他們提錢來美國時,Travis Scott未必會是他們的第一選擇,甚至基本不會選擇他。因為他們無法像吳亦凡那樣,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真正了解目前的國際化音樂格局到底是什麼,以及屬於當下和未來的流行樂是什麼。這樣的眼光獨到,其實也是吳亦凡這次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因為審美判斷,同樣是一個音樂人的必備要素。







拋下有可能給他帶來巨大加持的父老鄉親,孤身一人的吳亦凡,這次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說了幾十年的華語流行音樂走向世界,也從這刻起才算真正開了一個好頭。至於之後「格萊美」的事,以及回國再發展的情況,我覺得那一定會是一個又一個喜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