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一定要有的,因為它能為我們提供能量、保護器官、參與代謝。但是,如果脂肪太多,那可就是「油膩膩」的負擔了!


脂肪導熱性能差,所以皮下的脂肪能防止體溫的降低,有保持體溫的作用。除了是高效率儲存「燃料」的形式外。還有保護內臟器官,滋潤皮膚,和防震作用。

脂肪有兩種:「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按照在身體分布的位置,身體上的脂肪分為兩種:「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看得見的脂肪:「皮下脂肪」


也就是身體上可以摸得到的「肥肉」。它們接近皮膚,可以用手指捏起來,能幫人體保溫,但若積累過多,就會成為肥胖的元兇。



看不見的脂肪:「內臟脂肪」


它們藏得很深,包裹在內臟外面,將腹腔內的臟器,如肝、胰、胃、腸道等包裹起來或填塞於周圍,起保護作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內臟脂肪。內臟周圍堆積脂肪的類型,被稱作為「內臟脂肪型肥胖」。


內臟脂肪看不見,但卻最危險!


內臟脂肪主要存在於腹腔內,一定量的內臟脂肪其實是人體必需的,它們對內臟起著支撐、穩定和保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脂肪主要堆積在腹部,那可要當心啦。因為腹部是我們很多器官的重要集中地,意味著可能內臟脂肪超標,導致各類疾病發病率增加的問題。


內臟脂肪超標最致命的就是引發癌症!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顯示,內臟脂肪超標的人結腸癌等癌症發病率高出常人 25%,而對於肝癌、胰腺癌等患癌發生率更高!



1. 脂肪長在肝臟上:脂肪肝


如果脂肪細胞沉積在肝臟,可能引起脂肪肝,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現肝癌。肝臟周圍若有脂肪堆積,不僅會影響肝臟功能,還會產生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脂肪肝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肝臟疾病。它並不是胖人的專利,瘦人也會得脂肪肝。不合理的減肥,會讓身體其它部位儲存的脂肪、蛋白變成脂肪轉入肝臟內,如果此時又缺少脂代謝時必要的酶類,脂肪就會在肝臟滯留,這就是瘦人也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2. 脂肪堆在血管上:動脈硬化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增多增大,堵塞血管,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腦梗、心梗!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增多增大,堵塞血管,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腦梗、心梗,甚至會危及生命!



3. 脂肪堆在心臟上:脂肪心


脂肪心在醫學上稱為心肌脂肪浸潤,大量的脂肪肪組織沉積在心外膜下,並廣泛浸潤到心肌纖維之間,導致心肌纖維萎縮,甚至部分消失,嚴重可讓人猝死。脂肪心與肥胖、飲酒過度和慢性酒精中毒等脫不開關係。


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膽固醇、胰島素抵抗、睡眠呼吸暫停,提高心臟病的發作幾率,甚至死亡的風險。



4. 脂肪堆在腎臟上:腎病


有國外有研究顯示,肥胖患者中約 33.7%伴有慢性腎臟疾病。腎臟就像一個「篩子」,通過尿液將人體每日產生的廢物、毒素排出體外。脂肪大量包裹腎臟,會導致腎臟循環不暢。而且脂肪細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細胞因子,影響腎小球內血管的舒縮,增加腎小球內壓力,促使腎小球肥大,腎組織纖維化。脂肪大量包裹腎臟,會導致腎臟循環不暢。



5. 脂肪堆在腸子裡:腸炎


腸道內的微生物與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有關,若腸道有脂肪堆積,將會擾亂正常的微生物平衡,並導致胰島素抵抗等問題。


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炎症性腸病也隨之高發。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炎症性腸病是吃出來的病。有的學者發現,如果消減炎症性腸病患者富含脂肪或糖的食物,症狀也會改善。


如何衡量內臟脂肪多少?



這兩種類型裡面,「皮下脂肪型肥胖」從外表明顯地就可以看出,但是「內臟脂肪型肥胖」就無法從外表來判斷了。


脂肪儲存的位置,每個人身上都不一樣。有些人胖的很均勻,有些人胖在肚子上,有些人胖在臉上。皮下脂肪的分布,男性更多是往上半身跑。女性皮下脂肪則喜歡堆積在臀部和腿部。也就是所謂男性「蘋果身材」,和女性「梨形身材」。


現在衡量內臟脂肪的多少,最簡單的辦法一般就是用「腰臀比」。


一般來說: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或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就可以說是腹部脂肪堆積了。


不止胖子,瘦人內臟脂肪同樣會超標



實際上,很多人看起來不胖,但是體檢之後卻發現「內臟脂肪超標」。其實這樣「看不出來的胖」其實最可怕,也最要命!


我們的內臟脂肪,很容易受到油脂攝入量的影響。攝入比較多高熱量食物,而且沒什麼運動量的人,特別容易讓膽固醇聚集在內臟周圍。


所以,有的人在外表上看不出來胖,但內臟脂肪也會超標。


減掉內臟脂肪,這樣做才靠譜



對於那些不胖但內臟脂肪超標的人來說,應該從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開始做起。



1. 運動必不可少


多做有氧運動。據研究顯示,慢跑、游泳、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對於燃燒內臟脂肪效果顯著。有氧運動能夠提高體內脂肪的激素含量,從而加快燃燒。而且有氧運動之後的幾個小時之內,還會引起後燃效應,提高新陳代謝水平。



2. 吃必不可少


這裡說的吃不是指什麼都可以吃,而是要適當攝入一些能夠減去內臟脂肪的物質。比如具有吸水作用的膳食纖維,讓你增加飽腹感而減少能量攝入。


攝入的熱能減少,使體內脂肪消耗而起減肥作用。



3. 腹式呼吸必不可少


腹式呼吸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心、肺細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強心臟功能,還對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廢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環,促進腹部及盆腔臟器的生命活動等皆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