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我們一家都很會讀書,我讀台大電機,太太是老師,大兒子功課也很好,念計算機工程,女兒念第三類組,後來到大醫院當護理師。只有小兒子嘉智是異類。他只對昆蟲有興趣,像我假日帶孩子去野外抓蝴蝶、鍬形蟲、獨角仙…嘉智會問我那是什麼蝶,我都亂講:「白蝴蝶、黃蝴蝶、小蝴蝶…」有天他突然糾正我:「不對,是無尾鳳蝶。」


他10歲開始做標本,蝴蝶和各種昆蟲,連螞蟻大小的蟲也不放過,累積上千種,我們得幫他訂製專業收藏櫃。國中上課,老師講錯生物知識,他立刻糾正不留情面。

大部分的父母都期待孩子跟他一樣,或是做他們認同的工作,不要偏離太遠,嘉智對功課一直沒興趣,我們很頭痛,高一甚至成績差到必須辦休學,重念高一。我勸他念理組好找工作,把昆蟲當業餘興趣就好,他回我:「業餘的學不到東西。」我們時有衝突,他消極以對,常常晚回家。


他從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畢業,退伍後到環評公司工作,不到1年辭職,說環評都在做假。直到朋友找他拍攝昆蟲,連續3年有4個節目入圍金鐘獎,我都準時收看,覺得很驕傲,原來他的堅持沒白費。聽說他拍昆蟲很有耐心,可以等一隻蟲等很久。但他的堅持也和老闆產生衝突,今年被辭退後拿遣散費去菲律賓、印尼玩,還跟豆腐鯊和蝠魟共游,他看到這2個國家把海洋資源伺候得好好的,很嚮往,說了一句名言:「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他後來考上博士班,上個月,去蘭嶼研究海蛇。那時颱風在外圍,我提醒他注意安全,沒想到,3天後就接到他落海的通知,隔天趕到搜救現場,看見茫茫大海,我很茫然。隔天找到屍體,認屍確定了,只想立刻帶他回家。


後來,四面八方來的朋友到他靈堂前哭成一團,追思會又再次到場,這些人都不住台南,我很意外,什麼樣的交情會讓你去二次?辦追思會時想說他輩分低,只在殯儀館租了小廳,後來上FB看覺得不對,改成中廳,結果當天還是加了80幾張板凳,據說300多人來,我很感動,也對兒子有了新的認識。


原來這個讓我最煩惱的孩子,也是最不一樣的孩子,他一生都在做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像拿水球去丟他覺得尸位素餐的老師,或者沒工作還出國探險。


如果他不出事,他就是我們的驕傲,可是出事了,會覺得我們這樣做對嗎?另外2個小孩就很一帆風順啊,他卻莫名其妙走掉。但又想,我們人生都在做平穩的事,不斷努力把孩子教成自己的樣子,小孩又努力去把他們的孩子教成他們的樣子,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好不好?這問題還迴盪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