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現在還是小學生、初中生的孩子就要面臨就業,而許多現在的工作在2030年將不復存在,反之,很多2030年的工作現在也還沒有誕生。誰也無法準確地描述出未來的樣子,但工業時代中舊的“操作者”的工作必將被數字時代新的“創新者”所取代。當科幻電影如我們的生活般真實,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名獨立的創新者正在變得急不可待。

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六歲,一個七歲,她們都將在2030年左右面臨就業。那麼從現在起,我應該幫助他們具備哪種生存能力呢?最近有一本暢銷書叫《第二機器時代和機器人的崛起》,書中預言了一個人類將大批量失業的未來,和一個贏家通吃一切的經濟體制。“在未來50年,我們所了解的知識中有95%,都會在這50年內被發明。”科技巨頭思科(Cisco)的前首席未來學家David Evans寫道。“21世紀將相當於以現今發展速度積累的20,000多年的進步成果,比20世紀強了約1000倍”。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聯合創始人Ray Kurzweil預言未來將是一個飛速變化的發展時代。作為共同的人類整體,我們將面臨一個怎樣的未來?工業時代的極限過後,未來會是什麼樣?

圖片來源:Behance 作者:Maus Bullhorst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每個時代都存在一個關鍵的製約因素,嚴重地限制了未來的成長和進步。一旦該制約因素被移除,進步便開始。我們的祖先都很矮小(低於1米),也有著相對較小的大腦;這曾是我們的約束。隨著飲食中類,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加入,他們有了更大的大腦和強壯的肌肉。在游牧時代的製約因素是沒有土地來提供足夠的食物。農業化砭解除了這個約束;人口急速增長,文明由此誕生。農業時代,緊接而來的製約因素是勞動生產力有限。化學燃料解除了這個約束,創造了豐富的能源和機械化,開啟了工業經濟的崛起。今天,我們已經接近工業時代的極限。那麼,我們又將面臨什麼約束?又是什麼會消除這個約束呢?以下是作者的五個預測星際迷航、侏羅紀公園統統不是幻想

圖片來源:Behance 作者:Sam Chivers

以下是我們2030年生活的場景。許多科學幻想,比如在星際迷航中的通用翻譯器、醫療三錄儀,霹靂遊俠中的無人駕駛汽車,侏羅紀公園中的滅絕物種複活,道達爾回憶裡的超迴路列車等等,目前都正在緊張的研究和開發,並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事實上,最近的一些發展很超前,他們超越流行的科幻小說,如美國生物化學家克雷格·文特爾發明的生物隱形傳輸設備可用於實驗室培養肉和太空太陽能收集。“專家”將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Behance 作者:Sam Chivers

機器可以壓縮數十億的數據集,分析更深層次的複雜性,並永久記憶。人類可以嗎?

在人類接觸數字化替代品之前,人類被視為專家,而IBM Watson(美國一檔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沃森打敗了最高獎金得主布拉德·魯特爾和連勝紀錄保持者肯·詹寧斯)是個有力代表。在2007年出版的《超級統計員》中,伊恩·艾爾斯認為,在未來職業中,統計數據和公式將開始戰勝人類專家。今天,通過一個叫做Waze的免費交通眾包的移動應用程序,一個普通的司機可以比老牌的出租車司機以更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因為他能夠預見實時交通狀況,而“老手司機”則只能依靠他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有限的經驗。總部位於英國的莫利機器人(Moley Robotics)正在開發一個可以記錄和下載專家食譜電子廚師,它能根據主人的指令做出專業廚師的水準。已經有處理過近三百萬實例的業內經驗,BizEquity提供免費的雲服務來在幾分鐘內計算一個企業的價值,這一過程通常需要“專家”級分析師幾天的時間,花費超過5,000美元來完成。IBM Watson可能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去年年初,它已經攝入60萬件的醫學證據,二百萬頁醫學期刊,25000份培訓資料,這是任何人類都無法相比的。機器將是新的勞動力

圖片來源:Straits Times

到2030年,經濟體系的很大一部分將通過雲端服務、無人駕駛的汽車、移動應用、智能機器人、無人飛機操作工和認知計算機來運行。

這些項目,將發生在生產、運輸、農業、安全、醫療衛生、媒體、教育、零售和一線服務部門的分析和業務職責。機器會更便宜、更好、更快,並且大部分時候還會更可靠。你怎麼打敗它們呢?軟體行業將產生很多就業機會。我們的工作將被拆分很難想像,一台機器將會完全取代一位職業白領,完成各種任務,這的確不會發生。但是,可以做到的是將一個白領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單一的任務,每項任務分別由高度專業化和高效率的應用程序進行。剩下的人力的作用是協調這些自動化的任務,並完成一些不值得自動化進行的任務。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創新者

圖片來源:Behance

許多現在的工作在2030年將不復存在,反之亦然,很多在2030年的工作現在也還沒有誕生。

工業時代中舊的“操作者”的工作將被數字時代新的“創新者”所取代。大量的價值將被創造,並由創新者抓住,同時操作者必將遭遇他們同數字化競爭的一場敗仗。未來將有大量功能強大且廉價的科技產品等待著創新者們用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這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低效的手工流程。比如通常和包裝行業相關的職位,將受到不小的威脅。到2020年,沒有工作的獨立專業人士將佔美國勞動力的一半。到2030年,計算機可能會比人類更好,更快地解答工作上的問題,就像計算器比我們能做出更準確的數字運算一樣。我們的增值體現在使用我們的更高效有序的智能,提出正確的問題,如如何運行我們的業務,創造新的產品,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或者發現醫療治癒方法。在這樣一個超高速的世界裡,我們應該鼓勵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業務”,具備創業心態,如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承受風險力,有未來導向力,敏捷的思維力,傾向於學習和創造新的機遇的能力。

雖然大量事實顯示,在未來社會技術型勞動力的強大需求,但是,未來永遠是不確定的。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是無視這種趨勢,保持老式思維,還是寧可謹慎一些,好好準備自己,這,就取決於你了。

我們正處在使用豐富和免費機器智能,揭開人類有限的和昂貴的人類智能約束的邊緣;這將預示著人類進步的大飛躍。智能大爆炸,正在大步向我們邁進。最後,作為這個時代的家長,我將把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一流的事業家和和創新者。讓他們不會害怕應對未來的挑戰,而是躍躍欲試般的期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