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財務人,我們每天都要與錢打交道。可是隨著閱歷的增長,能漲工資的卻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財務人永遠只能在底層徘徊不前。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只能想想漲工資」的尷尬局面?看到他人加薪升職,除了羨慕嫉妒、憤恨不滿,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下自己為何不是那個幸運兒?下面,高頓小編就幫大家例舉三種典型的財務人類型,分析他們為何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加薪升職的原因,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好高騖遠型:總以為自己身懷絕技

這種類型的財務人通常以應屆生居多。他們沒有什麼實際的工作經驗,對社會抱有太多幻想的同時,也自己的才能也過分自信。小編的朋友C君就是典型案例,一類本科出身憑著自己的小有才華被一家外企錄取從事出納工作。工作內容很簡單,每天就是跑銀行,買發票,負責公司費用金管理這種瑣事。長期工作下來,他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薪資自然也達不到預期的那樣。

小編時常勸解他不要小瞧任何一種基層工作,因為它們都將是你未來成功的資本。做基層崗位就要多學習勤思考,多看其他的會計人在做什麼,怎麼做。對應屆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讓上司看到了自然會提拔你。

後來,他們單位的會計臨時有事,應收應付沒人做,C君一陣手忙腳亂衝上第一線與另一個應屆生一起處理事務,但他發現自己遠沒別人做得熟練。果不其然,那個應屆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得到上司的重視。自此,他便真正明白了基層崗的意義,再也不敢怠慢出納工作。

現在的他時刻保持著一個「空杯」心態,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也不再關注別人的升值情況,而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周末總會給自己充充電,學學職稱、cpa,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他業務能力。

浮躁抱怨型:總以為自己是最努力的人

這一類型的財務人應該算是最眼紅同事加薪升職的,他們總是抱怨自己加班加點努力工作卻沒有得到老闆的賞識,而那些準時上下班看上去還不費力的員工卻能俘獲老闆的芳心。

其實在職場上,有些財務人看似表面雲淡風輕,實則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是你所看不見的。

小編的哥哥就是被他同事羨慕的對象。身為財務人,他很注重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不管工作怎樣辛苦下班後一定會抽出1-2個小時學習CMA,想一些公司成本分析的方法。久而久之,工作也越做越輕鬆,當同事們還在為加班愁眉苦臉時,他成為第一個夾著公文包離開公司的財務人。當然,上司對他的出色表現也甚是滿意。

有些財務人之所以會得到老闆的賞識,源於他的工作績效比你好,回家還在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你卻因為能力水平不夠,天天還要抱怨晚上加班,實則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作效率問題。久而久之惡性循環,工作遭遇瓶頸,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工資自然就漲到他人的手裡。

針對浮躁抱怨型的財務人,我們要從學著制定目標開始,慢慢找出自己工作的薄弱點從而提高效率。平時有時間還需沉澱下來多學點東西,不要放棄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

埋頭拉車型:總忽略建立人脈關係

企業里總是會有一類務實的財務人,他們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地做事,不抱怨也很上進,卻遲遲沒有得到老闆的加薪升職,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那些埋頭拉車型的財務人們,你們欠缺是展現自己建立人脈的能力。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有時候專業的財務能力不一定是職場當中最重要的東西。不要埋怨這個社會的不公,老闆都喜歡主動表現的員工,這樣更有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拓寬人脈關係,高情商不僅能得到老闆的賞識,還能讓你得到更多精確的工作信息。學會維護與上司,同事之間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職場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