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男女比例失調,卻能快速恢復人口,原因很不齒!

人類歷史最大的傷痛,一場空前浩大的戰爭,影響了全世界的進程,死傷無數,六十多個國家參與,史無前例。

要說在這次戰爭中,我們最討厭哪個國家,毫無疑問,當然是日本。

有趣的是,日本為了能夠有充足的兵源,竟然把國內的大部分男丁都拉去當兵了。導致在二戰中,日本的人口銳減。當然,那時候的每個國家都是這樣,只不過日本真的是自己咎由自取。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戰爭,歷時6年陣亡7000萬人,還有1.3億人受傷。戰爭結束後參戰各各國都損失慘重,人口減少很多。比如俄國傷亡2700萬人,人口直接減少15%,至今都沒緩過勁來。但同樣損失700多萬人口日本,卻能在戰後迅速恢復,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日本歷史,在二戰爆發初始,日本便要求國內人口可以達到一個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日本當局把女孩子的結婚年齡改為13歲,很多男人戰死,國內出現男女比例失調,被美國扶持起來的傀儡政府,開始在全國各地建慰安所,招募婦女服務美國大兵。不光如此,日本還在菲律賓 馬來西亞等地招募大量男性勞動力,來填充國內的比例失調。數年之後,日本的人口就開始增長,很快就恢復到戰前水平。在20世紀40年代初,日本政府制訂了《確立人口政策綱要》,提出到1960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億,要求一對夫婦平均生育5個子女。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出現嬰兒出生高潮,人口激增,日本的人口政策由此出現變化。

這麼早結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生育,由此可見日本為了能夠增加本國人口,實在是不擇手段。當時有西方國家評價此事,他們認為日本此舉毫無人權可言。

戰爭結束後,日本竟然還莫名其妙的產生了嬰兒潮。也正是因為如此,日本人口在戰後的恢復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因為日本似乎是將國內女子當成了一台台生育機器罷了。

外來人口的增加雖然能迅速恢復人口,但這也有缺點,日本人的生育能力急速下降,現在很多日本男性患上先天發育不全的症狀,這種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在日本的人口雖然有1.27億,據不完全統計,有60%的日本人有混血,隨著生育率一年比一年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讓日本滅亡的不是火山、地震等外部因素,而是自身的人口問題。

這實在是諷刺,悲哀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