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2017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向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的11位獲獎者頒發了獎章和證書。

諾貝爾獎是由瑞典科學家和實業家諾貝爾設立的。1896年12月10日他去世後,為了紀念他對人類進步和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自1901年開始,諾貝爾委員會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12月10日舉行頒獎儀式。

2010年,在這場科學盛宴裡,85歲的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因為一項「現代醫學發展里程碑」式的技術榮獲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它就是「試管嬰兒技術」。

他曾利用這項技術,幫助全球10%的夫婦免受無法生育的困擾,被世人稱為「試管嬰兒之父」。

作為幫助無數家庭擁有寶寶的偉大科學家,他圓了我們的寶寶夢,我們理應對他有所瞭解!

在1950年代,對生物受精過程進行研究之後,愛德華茲便很快意識到,體外授精技術極有可能為不孕不育者帶來希望。

當時,一些科學家發現:從家兔的體內取出的卵細胞可以在試管中與被注射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於是,愛德華茲決定順著這個思路探索人類卵細胞的體外受精技術。

然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人類卵細胞與家兔的卵細胞生命週期完全不同。後來通過與多位科學家合作,愛德華茲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獲得了許多重大發現。

在這一系列的研究過程中,最顯而易見的困難就是他們根本找不到實驗素材,尤其是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卵細胞交給這項「荒謬」的實驗。

所以,他們只能自己收集從外科手術中取出的卵巢組織,設想從中提取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將它們在試管中培育成熟並讓其受精,再將這些胚胎植入不孕婦女體內,幫助她們懷孕。

於是,他們開始接觸可以合作的婦科醫生,但婦產科醫生聽說他們要收集卵巢組織,卻連連搖頭,甚至直斥他是瘋子。

最後,曾經為他兩個女兒接生的婦科醫生Molly Rose同意提供人體卵巢組織。他們對提取的卵細胞進行培養,最終在玻璃試管裡形成了受精卵。

1968年,愛德華茲與腹腔鏡技術專家派翠克·斯特普托第一次培養出了人體胚胎。那一刻,對他們來說是興奮的,是激動的。

(左:斯特普托右:愛德華茲)

但這項成果卻引發了整個社會關於「體外受精技術存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的爭論,他們擔心這些「人造生命」可能會破壞社會的倫理關係,甚至培養出「畸形的怪物」。

1971年,在一次學術會議上,這項研究曾被譽為「DNA之父」的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嚴厲批評:研究體外受精一定避免不了屠殺嬰兒,因為一定會有廢棄的受精卵(在那時的概念裡,受精卵已經屬於生命)。

還有一些宗教、倫理學家和科學家強烈要求終止此項研究。

在一片爭議聲中,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以「不符合倫理」的理由,停止了對該專案的資金支持。最後,一筆私人捐款使他們的研究得以維持,還開了一家名為「伯恩霍爾」的臨床診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體外受精診所。

批評擋不住人們孕育後代的願望,幾年之後,他們接待了一對特殊的夫婦。

Lesley和John Brown夫婦備孕9年仍未懷孕,夫妻倆來到他們的診所後,接受了體外受精治療,移植了一枚發育到八細胞的胚胎。

最終,Lesley成功懷孕。經歷過完整的孕期後,Leslry通過剖腹產,於1978年7月25日誕下一名女嬰。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

(左:路易絲一家右:愛德華茲和路易絲)

她的出生震動了世界,迎接她的有熱烈的歡呼,也有巨大的恐懼。但不管人們怎麼想,一個不可阻擋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社會上的批評聲也漸漸轉變為讚揚聲,唯一遺憾的是,諾貝爾獎卻遲遲沒有降臨。

直到2010年,經過了近60年的耕耘,全球的試管嬰兒已經超過400萬,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也已經32歲,諾貝爾獎團隊才終於決定將諾貝爾生理學獎授予這項偉大技術的發明者,而此時斯特普托已經去世,85歲的愛德華茲也虛弱到沒有辦法親自出席頒獎儀式。

2013年4月10日,羅伯特·愛德華茲去世,享年87歲。

回顧他的人生歷程,幾經磨難,受盡各種關於倫理道德的指責,而促使他手捧試管、始終矢志不渝繼續研究的動力,竟然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孩子,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