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類的理論壽命其實是超過100歲的,但因為疾病等原因,百歲還是極少。不過隨著醫學的進步,這可能會改變了。下面就是一些正在實現的未來醫學技術:

全像投影解剖

微軟正在研發HoloLens頭戴式眼鏡,可以把數據投射到你所看到的內容上。未來的醫生只要戴上這個眼鏡,就可以透視病人的皮膚和骨頭,看到器官,手術也會更精準

Google隱形眼鏡

Google正在研發一款數位多感知隱形眼鏡,可以幫糖尿病患者測量眼淚中的血糖,不再需要刺傷手指監測血糖

3D醫學列印

3D列印將是未來趨勢,醫院也可以利用3D列印重新設計義肢和植入物等,比如公益組織e-NABLE就為殘障兒童製作價格低廉的義肢,未來3D列印還可以列印器官,像血管、神經和皮膚

3D列印藥品

3D列印可以定製個人藥品,使得藥品只要喝一口水,入口即化,對一些緊急疾病如癲癇和中風患者,藥效的速度非常重要

3D列印器官

3D列印目前正積極研究再生醫學,以解決器官移植的不足。科學家正在尋找列印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細胞的方法,然後可以用來創建活組織

智能手術刀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正在測試新型的手術刀iKnife,可以掃瞄並快速識別腫瘤所在區域,不會讓剩下的癌細胞有再生機會

更先進的X光和磁共振

X光跟磁共振的準確性和清晰度有可以加強的空間,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的是一台能夠得到準確醫療數據的放射機器,可以馬上偵測到患者患病區域並提供症狀

加快臨床試驗

現在的臨床試驗都需要經過漫長且昂貴的過程,但哈佛大學的器官研發機構開創了人類細胞模型的微晶元,可以不斷經過藥物或任何成分的測試,讓臨床試驗變得更快,更準確。這項技術有望徹底免除動物實驗

健康機器人

科學家正在引進TUG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在醫院裡運送大約450公斤的物品,包括醫療材料和任何用品。另外一個機器人助手是RIBA,可以按照指令把病人抱上床或抱下床,也可以幫病人推輪椅,減少護理人員的負擔

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健康數據不是很瞭解,但未來會開發一種健康感知器,利用可穿戴設備,每個人可以輕鬆獲得自己所有的健康數據,不用擔心資料外洩,還能提高醫療效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