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有時喝水方法不對,不僅對身體沒益處,反而會傷身,那麼怎樣喝水才更健康呢?

8杯水原則

如果喝得多,排出去的少,就會引起水腫,甚至水中毒等。所以喝水也要科學。


第一杯水:8:00

早上起床後是不是覺得昏昏沉沉沒睡醒呢,別急著吃早餐,喝一杯溫開水保護腸胃。

第二杯水:9:00

上午開始一天的工作時,別忘了喝杯水,一方面它可以讓你精神煥發,另一方面還可以讓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做工作之前千萬別忘了喝杯水。每天上午9-10時是心臟的發病尖峰時間,其原因之一與體內缺水有關。

第三杯水:11:30

吃午飯之前記得喝杯水,避免因為空腹而引起暴食哦。

第四杯水:13:30

飯後20分鐘喝杯水,促進消化。

第五杯水:15:30

下午茶時間記得喝杯咖啡或者喝杯水,振奮精神。

第六杯水:17:30

下班之前記得喝杯溫開水,緩解因為工作帶來的疲勞。

第七杯水:19:00

這個時間段正是代謝的高峰期,喝杯溫開水,促進身體排毒。

第八杯水:20:15

睡前兩個小時內喝杯水,可預防血稠。

科學喝水5個原則

按需喝水。人的年齡、體質、氣候及所處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對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體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熱,人需要多喝水。

要主動喝水。如果長時間缺水會讓血黏度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口渴時切勿豪飲,這樣會讓體液中水鹽失調,輕則誘發腸胃疼痛,重則危及生命。

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1杯)。體內水分達到平衡時,就可以保證進餐時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及時補充。飲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時刻,隨時喝,切莫感到口渴時再喝水。早晨起床後可空腹喝一杯水,飲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睡覺前也可喝一杯水,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運動時體內水丟失加快,如果不及時補充會引起水不足。在運動強度較大時,要注意運動中水和礦物質的同時補充,運動後,應根據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飲水。

選擇白開水。廉價、安全、衛生是白開水最大的優點,而且比起甜飲料,白開水還能避免能量帶來的肥胖風險,以及糖過量帶來的齲齒、糖尿病等風險。


清晨第一杯別喝四種水

一、飲料

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市售的果汁、可樂、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過程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而另一些飲料有利於排尿作用,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機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集體對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果汁、牛奶、咖啡也不宜作為清晨的第一杯飲料,因為這些物質並不能提供此時機體最需要的水分,還會使機體在缺水的狀態下就讓胃腸進行消化和吸收工作,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二、冰水

很多人喜歡早上起來喝一杯冰水,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刺激胃腸,使胃腸的蠕動加快,甚至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疼、腹瀉。正常人喝冰水,尤其是帶甜味的飲料,在空腹的情況下飲用後,容易引發胃病。

除此之外,冰水首先刺激喉嚨,充血狀態的血管就會驟然收縮,血液減少,潛藏與此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就可能會導致嗓子痛,嗓子啞,或者發生感冒和咳嗽,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三、久置的開水

開水久置以後,其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尤其是存放過久的開水,難免有細菌污染,此時含氮有機物分解加速,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更多。飲用這樣的水後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結合,會影響血液的運氧功能。

所以,在暖瓶里多日的開水多次煮沸的殘留水、放在爐灶上沸騰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經發生變化而不能飲用了。應該喝一次燒開、不超過24小時的水。

此外,瓶裝、桶裝的各種純凈水、礦泉水也不宜存放過久。大瓶的或桶裝的純凈水、礦泉水超過3天就不應該喝了。

四、鹽水

有人認為喝淡鹽水有益於身體健康,於是晨起喝淡鹽水,這種認識確是錯誤的。喝淡鹽水有利於健康不假,這對於夏天出汗後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可對於晨起補充水分來說非但無益,還是一個危害健康的錯誤做法。

生理學的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早晨起床時,血液已成濃縮狀態此時如飲一定量的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再喝鹽開水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備加口乾。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 高峰,喝鹽開水會使血壓更高,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