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都會把作者在書上的簽名視為珍寶,如果作者肯根據讀者的意願寫上一些類似“A與B百年好合”“C與D早生貴子”等內容的話,就更讓人高興了。最近一名日本網友在推特曬出了《JOJO的奇妙冒險》作者荒木飛呂彥在1985年給他媽媽籤的名,這本漫畫完全可以當成傳家寶傳下去了。


荒木飛呂彥的經典之作是《JOJO的奇妙冒險》,在2017年迎來30週年紀念,因此2018年夏天會在國立新美術館舉行原畫展“冒險的波紋”。這是繼手塚治虫以來的第二位漫畫家舉行原畫展,而且是時隔28年。但在之前他還畫過《魔少年BT》與《巴歐來訪者》。日本網友曬出的漫畫正是《巴歐來訪者》第1卷,這部作品在1984年至1985年連載。他在書中發現了荒木飛呂彥給他媽媽的簽名,十分興奮。



日本網友們紛紛發表意見:“羨慕可以買到《巴歐來訪者》。”“太珍貴了,應該當成傳家寶,而且是《巴歐來訪者》。”“這本簽名書很珍貴的。”“賣出去就值錢了。”“荒木飛呂彥的簽名書本來就很少。”

動漫隨著現代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聯繫日趨緊密;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而為一稱之為「動漫」,尤其在青少年中甚為常用。「動漫」一詞的起源,現可考證為1993年創辦的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與1998年創刊的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Anime Comic Time)。經由雜誌的宣傳,齊概括性在華語地區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常習慣將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遊戲(game)[1]合稱為ACG,而近年來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漫畫、遊戲越來越多之際,又衍生出「ACGN」[2]現在ACG所指內容也涵蓋輕小說,因此雖有人提出使用ACGN作為該詞的演進說法,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場合仍在使用ACG。而日本動漫在後期,隨著電玩產業的快速崛起,自1990年代起此三項產業已緊密結合,並在日本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許多作品企劃都作跨媒體製作以期達到最大收益;也有許多GALGAME被改編成動漫作品,例如《染紅的街道》、《ef - a fairy tale of the two.》等等。動漫已經從單單的平面媒體和電視媒體,擴展到電視遊樂器、網際網絡、玩具等許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