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孕媽天天嚷嚷著餓,胃就像個無底洞似的。為了肚子裡寶寶的成長,孕媽也是「努力」的吃吃吃。家人更是使勁的給孕媽進補。特別是從孕中期開始,孕媽時刻都在喊餓,可明明剛吃完飯呀!搞得孕媽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甲亢了。

這當然不是啦!這是因為到了孕中期孕晚期,寶寶迅速生長,所需營養較多。媽媽要不停的給寶寶輸送營養,所以媽媽在這期間才會餓得快,吃得多!

雖然這樣,但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過度進食,對孕媽和寶寶並不是百有利而無一害!

過度進食的壞處

1、妊娠糖尿病。家人為了孕媽和寶寶的健康會不停的給孕媽進補。雖然孕媽這時需要的營養較多,但過量進補可能會導致孕媽營養過剩。這時有人說了,營養過剩總比營養不良好吧!都不好!營養過剩時可能會導致妊娠糖尿病,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2、生產問題。寶寶生長過大,會增加順產困難,從而增加剖腹產的機率。

3、孕媽身材恢復問題。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最好在11~14公斤之內。體重增長過多,妊娠紋越明顯,產後身材恢復也越難。

足月新生兒體重以2.5—3.2公斤為宜

筆者了解到,孩子成年後的健康狀況與其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時期的營養攝取和發育密切相關。生命早期攝入合理、均衡的營養,有助於降低孩子成年後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醫生表示,合理補充營養並不意味著「多吃多喝」。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如今極少會有營養不良的孕婦,讓醫生們擔心的,反而是孕婦的過度進補,以及由此導致的營養過剩、體重猛增,這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不利。

如今,夫婦的生育能力普遍下降,懷孕就像中獎一樣令人驚喜,需要保胎的准媽媽越來越多,使得人們對孕婦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於准媽媽,家人親友普遍有兩個要求:一是要多吃多補,越多越好;二是要在家安胎,運動越少越好。拚命攝入雞鴨魚肉,喝魚湯肉湯骨頭湯豬蹄湯,再加上各種零食塞得滿滿,又沒有一點體力活動,自然體重一路飆升。

專家提醒說,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值應控制在10—15公斤,偏瘦的孕婦可以增長到15公斤,孕前肥胖者可增長8—10公斤。足月新生兒體重以2.5—3.2公斤為宜,分娩時較容易通過產道。

專家表示,孕婦要注意少食多餐,主食宜粗不宜細、宜干不宜稀,儘量避免油炸,不宜過油過咸。「孕婦每周食用2—3次粗糧,對緩解便秘和水腫都有好處。」

孕婦最重要的是補充蛋白質,應儘量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瘦肉類食物,如魚蝦、瘦豬肉、瘦牛肉等,以及豆類製品、低脂奶、雞蛋等。脂肪會導致孕婦肥胖,蛋白質才能促進寶寶生長。在日常接診中,有的孕婦長得很胖,而胎兒卻偏小,就是因為孕婦過多攝入脂肪,蛋白質的攝入卻不足。事實上,每天500ml牛奶、一個雞蛋和適當瘦肉,就足夠供給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

此外,孕婦應適當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儘量選擇含糖低的水果。如果已患有妊娠糖尿病,可以用黃瓜和西紅柿來代替水果。烹飪時以植物油為主,少吃五花肉、蹄髈、排骨、黃油等,湯以蔬菜湯為主。同時,適當增加運動量,三餐後各走30分鐘。「游泳、孕婦瑜伽、球操、爬山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