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我朋友圈被這樣一張圖刷屏了。說是有一對夫妻,把豪車開回家沒幾天,妻子開車時一不小心將車撞上消防栓,導致翻車。

確定雙方都沒事後,丈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妻子合影!

因為他覺得:和老伴一生經歷的所有糗事,都要記錄下來留作紀念。這事可以讓他們笑一年,也能讓他們回味很久很久。

沒法求證這事兒的真假,但如果此事為真,那我真是想為這對夫妻點讚。

換成其他夫妻,可能妻子或丈夫不小心摔碎一隻碗,兩個人都有可能大幹一場。

因為生活中這樣的夫妻、情侶太常見了。

我一個男性朋友,以前就談過這樣一個女朋友。兩個人一起開車出去玩,他不小心走錯了路,她就開始抱怨、指責個不停,一會兒說他是不是眼瞎了,一會兒說他是不是故意的。

兩個人兜兜轉轉終於到達目的地,但他的好心情也被破壞殆盡。她生病,他做飯給她吃,但菜炒好了以後才發現電飯煲忘記插電了,沒米飯吃。

她一聽,又開始了抱怨模式:這怎麼能忘記呢?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就知道你不在乎我!我都生病了你還這樣對我!

平日裡,她對他很好,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也不是不懂得他的好,只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只要覺得某件事情讓她不爽了,就立馬要把這種不爽的情緒發泄出來,並且認為自己這樣才叫「真性情」。

和她在一起久了,他很累,後來他提出了分手,並很快找了一個女朋友。

見到他新女友的照片,她崩潰了,還鬧過一次自殺。她歇斯底里地質問他:「論長相,論身材,論學歷,論家庭條件,她哪點比我好?」

他當時沒回答她,只是在事後跟我講起他選擇現任妻子的理由時,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開車時走錯路,她從來不抱怨,只安慰我說,就當我們多看一段路的風景好了。我做飯要是忘記了開電飯煲,她就跟我一起煮麵條……我們之間出現任何矛盾,她都會選擇跟我一起面對,而不是攻擊我、指責我、抱怨我、跟我搞內訌,不會白白把時間精力花來吵架而不是解決問題。」

我心想:相比前女友,他的妻子的確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不管出現什麼問題,都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吧?

開車走錯路,這才多大點事兒?

別人也不是故意的,而且現在事已至此,抱怨、指責有什麼用,還不如靜下心來解決問題,要麼打114詢問路線(那會兒手機導航還不流行),要麼下車找人問路,總是能把問題解決的。

做好菜才發現忘記煮飯了,這又能耽誤什麼?少吃一頓飯又不會餓死,何況叫外賣、煮麵條等等都是替代選擇項,不至於要為這點屁大的事兒把所有人的心情都搞得很糟糕。

我們和另外一個人在一起,是為了快樂、幸福。你是更在乎快樂的氛圍還是更在乎走錯路耽擱的那點時間和沒吃到嘴裡的那一碗飯呢?

面對同樣的事情,他的現任妻子選擇的溝通方式和他的前女友有很大的差別。

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妻子時時刻刻記得「我們」,而前女友時時刻刻只記得「我」。

02

我參加過不少旅行團,見識過不少戀人在旅行中的相處狀態。有的戀人只要一遇到一點點問題和困難,就開啟互相指責模式;而有的戀人自始至終只致力於團結起來解決眼前的難題。

在一家酒店,我就看到過一對夫妻拌嘴:

男的說:「我都提醒過你多少次了,不要報這種有購物店的團。你想想看,今天我們進了幾次購物店,浪費了我們多少時間,而且我爸媽都老了,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我說你報團的時候,怎麼就不長點腦子呢?」

女的不甘示弱:「什麼叫不長腦子?這不這個團便宜麼?你爸媽加上,一共四個大人一個小孩,這一趟行程差不多花了五萬多!你要是大款,我直接報純玩豪華團......明明是自己掙不了幾個錢,還拿著人抱怨!」

聽了這話,男的顯然已經非常不高興了:「每次你都往這個上面扯,有意思嗎?」

女的陰沉著臉,把行李箱往男人前面一推,轉身走開了。

第二天退房的時候,我又聽到這對夫妻在爭吵,這次好像是因為忘了給孩子多帶一雙鞋而吵。

導遊在一邊勸:「花錢出來玩嘛,就是為了尋個開心的,別反而把自己搞不開心了。」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對老夫妻。

某天退房後,我們都乘車走出去好遠了,那大叔才發現相機落在酒店了,開始表現得有點著急。

大嬸說:「哎呀,都怪我,我出門前應該提醒你一下的。」

大叔說:「不關你的事,是我自己忘了。我們想想該怎麼辦吧?我打車回去拿還是怎麼著?」

大叔給酒店打電話,大嬸則叫來了導遊商討辦法,最後確定了方案:讓酒店員工把相機快遞到大叔、大嬸家。

接下來的行程中,大叔和大嬸雖然沒了相機,但依然用手機拍得不亦樂乎。相機落在酒店裡的事兒,仿佛只是此次旅行中發生的一點小插曲。

對前面那對年輕夫妻的婚姻,我不看好。遇到問題時,他們針鋒相對,把對方當成「敵人」,事情還沒解決呢,就先起了內訌。

一遇到問題,這兩個人首先就進入到「你和我」的對立模式中,就連稱呼男方父母,用的都是「我爸媽」「你爸媽」......

兩個人一直在「我來你去」,卻很少有「我們」「咱們」的概念。

後面這對老夫妻呢?一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檢討自己,然後協助對方解決問題。

他們倆更像是一個並肩戰鬥的團隊,更多時候強調的是「我們」,而不是「你」和「我」。

只可惜,現實生活中,在很多人的價值排序上,夫或妻是被排到最後的。每次遇到問題,他們總是很容易將伴侶置於自己的對立面。

03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一場好的婚姻,夫妻兩個人應該是攜手共進、風雨同舟的隊友。既然是隊友,就應該有團隊意識。

團隊意識裡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懂得團結合作。夫妻兩個人也應當要以團隊的方式相互協作、優勢互補。

你走不動了,我扶一把;我要出去打獵,你做好後援;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

你們自始至終是捆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一起打造婚姻的堡壘,讓它固若金湯。

關於「夫妻是最好的戰友」這一點,林語堂曾經有過這樣一番精彩的見解:

「現今生活上的競爭非常激烈,爾詐我慮,風險百出,單憑你個人單槍匹馬地去應付,至感困難與艱苦。在人生的戰場上,夫婦乃是最好的戰友和伴侶。所謂:『夫者扶也;妻者齊也。』正是表現雙方互相合作的意義。夫婦生活乃是同舟共濟,對於人生驚濤駭浪的侵襲,相救如左右手。」

人們都說,經營婚姻是門學問。好的婚姻是鋪路石,而壞的婚姻則是絆腳石。經營婚姻,光懂戰術似乎沒什麼用,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戰略上「走心」。

比如,要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戰友」,而不是「對手」。夫妻雙方要並肩作戰,而不是互相攻擊、當漢奸、搞內訌。

這樣,我們的心力才不會被消耗在家庭內耗上,夫妻聯手披荊斬棘,才富有戰鬥力。

古人常說「家和萬事興」,也是這個意思。

和睦對於夫妻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如果兩夫妻一天到晚在爭吵打鬥中內耗,那樣的家不是傳說中溫馨的港灣,而是冰冷的地窖,是噩夢,是你不願意回去卻又不得不回去的一個窩。

試想,如果連家都成為痛苦的源泉、連伴侶都成為你最想逃避的人,生活還有快樂可言嗎?

最重要的是,兩夫妻把精力都花在內耗上,就沒多少精力去把家庭建設得繁榮富強,真的會越過越窮。而齊心的夫妻,極少搞窩裡鬥,極少無端去傷害家人,所以能「萬事興」。

窩裡鬥的夫妻,一遇到問題就很容易散夥;而齊心協力的夫妻,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聯手跨越。

04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吧,想必很多人都聽過:

一天早上,丈夫出門前囑咐妻子把一瓶藥物藏好,免得他們年幼的孩子誤服。妻子滿口答應。

但是,丈夫不久就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說兒子誤吃了瓶子裡的藥,已經送往醫院搶救。

丈夫立即趕往醫院,在醫院裡,丈夫見到哭成淚人的妻子,只對她說了一句話。

你們猜,丈夫說的是一句什麼話?

現實中,很多的丈夫可能會這樣說:「讓你把藥收好,你不收好,你是傻逼嗎?……」總之,是一頓指責或謾罵。

可故事裡的丈夫只對妻子說了六個字:「沒事了,我愛你」。

話很少,只三個字,但表達的卻是一種並肩進退、共同面對困難和問題的態度。

在這對夫妻那裡,搞「窩裡鬥」這種事兒是很愚蠢的。

窩裡鬥,又稱「內耗」,是管理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如果不是相互合作,而是互相拆臺,這群人的力量就會消弱,小於個體力量的相加。

用公式表示即:1+1<2。

內耗的代價有人歸結為拔河原理,即由於拔河過程中配合不好出現的拉力相互抵消,10個人的拉力之和小於每一個人實際付出力量之和。

婚姻裡也一樣。

就像划船一樣,兩個人齊心合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前行,才能把船開快。如果搞「窩裡鬥」呢?船隻能在原地打轉,甚至可能直接就翻了。

喜歡搞「窩裡鬥」的人,他們的目光不是放在經營好這個小家庭,如何為家人打造更好的物質生活,如何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如何對抗來自外面的風浪,而只在於如何制服對方,贏過對方......

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拿來指責、抱怨自己的戰友,把家庭變成人生的戰場。

夫妻說到底是一種利益共同體的關係,而不是感情關係。

感情是最靠不住的東西,但夫妻一旦因為婚姻這紙契約而結成盟友,並且在日後的相處過程中,雙方都富有團隊協作意識,那麼,家庭出現分崩離析的可能性就很小。

所以,找個好隊友,然後像建設公司一樣建設我們的婚姻,讓家庭少點內耗,多點戰鬥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