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設立於1889年的General鉛筆工廠紮根澤西市,成為了美國最後一間鉛筆工廠。攝影師Christopher Payne曾到訪該工廠十多次,以圖像紀錄複雜的生產過程。

2/9 大眾對工廠的印象通常都是骯髒、混亂、死板的,而Christopher的作品則呈現了不同的一面:運輸帶、鐵鍊、鉛芯構成整齊的圖案,畫面富有藝術感。

3/9 把筆芯放進爐內,去除水份。

4/9 粉彩芯十分脆弱,工人要小心處理。

5/9 這位工人已在鉛筆工廠服務了47年。

6/9 加上金屬筆頭和橡皮。

7/9 將鉛芯放進製造鉛筆外部的木板,並切割成獨立的一枝枝鉛筆。

8/9 用機器高速刨出可用的鉛筆頭,原來工廠是這樣削鉛筆的。

9/9

===========

湖濱散記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又譯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該書出版於1854年,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Walden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活以及這段期間他的許多思考。Walden湖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德鎮,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湖濱散記》共由18篇散文組成,在四季循環更替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梭羅內心的渴望、衝突、失望和自我調整,以及調整過後再次渴望的複雜的心路歷程,幾經循環,直到最終實現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來挑戰他個人的、甚至是整個人類的界限。但這種挑戰不是對實現自我價值的無限希望,而是傷後復原的無限力量。

《湖濱散記》的中文譯本有多種,例如有徐遲、張知遙、戴歡以及李繼宏等翻譯的版本。《湖濱散記》是超驗主義經典作品,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