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轉會期是否成功,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對於這支剛剛拿下聯賽冠軍、絕大多數主力年齡結構合理的球隊來説,需要的是在優化球隊整體年齡結構的基礎之上穩中有升。同時,單雙線作戰對體能要求的巨大差異,英超無冬歇期令球隊更需要通過提高球隊的厚度、豐富球員的類型與搭配,才能以一個相對低的消耗應對聯賽,並在強強對戰中佔據優勢。聯賽與盃賽之間的反覆輪換,以及主力框架中如何容契合適的角色球員、並讓主力核心球員減少負荷,都是需要達成的目標。由於迪亞高哥斯達和馬迪的出走,也預示着上季這套運轉良好的體系難以完全複製。如何解決上季所出現的問題,如何讓新球員更容易地容契到戰術體系之中,才是車路士能在聯賽環境中繼續保持優勢的關鍵。

在這個夏天的轉會市場,車路士並不是主角。在這個金錢時代,車路士作為十餘年前的金主,已經有些跟不上步伐。除莫拉達之外,車路士其餘的幾名引援,更多地屬於實力派球員,對於球隊的整體上限提升都比較有限。真禾特加盟之後長時間養傷,巴卡約高在進攻的侷限性,沙柏哥斯達技術上的不足,使得幾筆簽約都存在不小的問題。對青訓來説,好消息是基斯甸臣的上位,並且豐富了後場出球的環境,但上位的契機非常微妙,大衞雷斯受傷的時間也不免令人猜疑。球迷一定記得,直到最後一天,車路士高層依然舉棋不定。張伯倫、洛蘭迪和巴克利三筆收購的接連碰壁,右路購入沙柏哥斯達只是第三選擇。毫無疑問,莫拉達豐富了前場的套路變化,更豐富了車路士空中轟炸的手段。巴卡約高、真禾特和魯迪加都是特點鮮明的球員。

大量輪換球員的引入,雖然看起來厚度有所提升,但是在幾名核心球員接連倒下之後,球員特質依然單一,干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他們搭配起來,抵消莫拉達-夏薩特-簡迪-大衛雷斯這一中軸的整體消耗。球隊後場缺乏足夠的跑動能力與覆蓋能力,中場缺乏穩定的出球和足夠的技術,同時球隊缺乏能後插上的射門中場。這些本來在上季末段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在雙線作戰下逐漸發酵,最終也反映到球隊面對中下游球隊的不穩定,及骨牌般的傷病潮之起。今季在巴卡約高加盟之後,作為馬迪的直接代替者,球隊最大的變化是干地開始嘗試在3-4-3與3-5-2陣容之間切換。和馬迪相比,巴卡約高侵略性稍強,頭球更好,但是傳球與帶球,尤其是進入到對方30米區域之後處理球的思路,對進攻線路和空間的解讀,差距非常明顯。在上季面對曼聯和阿仙奴的比賽中,馬迪+簡迪的組合出球已經尚顯不足,並成為對方壓制的原因之一。而巴卡約高+簡迪的組合,兩名更偏向防守的黑人中場組合,更加劇了這一弱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法比加斯就必須融入到正選陣容當中,而西班牙中場和巴卡約高正選所帶來的防守問題,球隊也必須挪用其餘位置資源進行填補。

另一方面,3-4-3體系下法比加斯作為雙中場出場,其身後的防守問題相比較上季更為嚴峻了。尤其在面對體系完善的中游球隊,或者前場有往返能力衝擊的護級球隊,法比加斯作為雙中場之一正選,都會加重後場的負擔。兩名防守型中場的保駕護航,可以説是謀求球隊平衡的迫不得已之舉。一方面彌補向前輸出手段的單一,另一方面彌補法比加斯防守的問題。但整體的硬實力問題,球隊就只能通過2018年的轉會窗再修修補補。干地在這季對3-4-3體系、3-5-2體系都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季初期莫拉達一度作為343的翼中鋒,在夏薩特傷缺的情況下重用韋利安+莫拉達的不錯效果,並在對般尼、熱刺、阿仙奴的比賽中收穫了不錯的效果。在初期的3-5-2體系中,大衛雷斯作為掃蕩型防守中場,而後場則使用了基斯甸臣作為中堅。面對熱刺的比賽中,也正是大衛雷斯、簡迪、巴卡約高組成的三人搶截中場,將艾歷臣、雲耶馬、丹比利壓制,使得熱刺前場難以得到支持。類似於上季艾歷臣-艾里的斜45度組合,也因此被扼制。車路士的後場層次也非常豐富,這一點是優於上季的地方。

今季戰術層面上最有高度的比賽是分組賽作客戰勝馬體會。大衛雷斯凍結基沙文,莫拉達和夏薩特對位高甸、盧卡斯佔盡優勢。簡迪作為右中場,而巴卡約高墮後,並與大衛雷斯一起在後場進行輪轉。大衞雷斯通過持球與節奏變化進入中場,球隊中後場有機地聯繫破了馬體會的緊逼。整個英超球隊——包括如日中天的曼城在內——也鮮有類似的破逼搶策略。雖然比賽結果上優勢並不大,但場面的優勢,及豐富的戰術細節,從上限來説這支車路士依然是值得期待的。不過可惜的是,對馬體會是莫拉達-夏薩特-簡迪-大衞雷斯四大中軸在今季唯一一次齊聚正選。傷病、紅牌,包括後期內部的矛盾,車路士很難維繫一個相對完整的正選陣容。值得注意的幾場比賽,1-2負於水晶宮,已經能明顯看到球員身體的疲態。在面對羅馬的首回合比賽中,在大衛雷斯下場之後,羅馬通過將迪斯高拉出、柏洛迪內收的戰術,導致基斯甸臣接連出現盯人失誤,在短時間內連入三球。簡迪的受傷加劇了後場的負荷,也讓中後場的個人能力問題逐漸暴露,0-3負於羅馬只是一個明顯的一點,也注定成為這季的一個節點。

大衛雷斯和干地的矛盾,在膝蓋傷病這個外衣下,外界無法得知到底發生了甚麼,最近足總盃第三圈中回歸正選。車路士的後場策略也被迫發生改變,之前大衛雷斯一人上搶、加利卡希爾、艾斯派古達兩人拖後補位的後場設置難以為繼。基斯甸臣作為這一代青訓的代表,他的上位也促使了後場結構性變化。加利卡希爾、基斯甸臣、艾斯派古達三名上搶能力和覆蓋面積有限的後衞組合,球隊的整體後場體系重回低位。而這樣的防守佈置,紐卡素前鋒迪韋特基爾頭球壓制基斯甸臣,阿拿奧杜域在基斯甸臣防區輕鬆擺脱後入球,正是這一階段防守的寫照。不過這一時期,干地也對3-5-2體系進行了修正。球員的變化導致首回合面對馬體會一場比賽所體現的特質難以為繼。不過,基斯甸臣與艾斯派古達兩名傳接球都非常不錯的後衞,使得球隊在推進過程中雖然無法讓中場與後場輪轉,但依然能保證一定的質量。簡迪的覆蓋能力被利用到基斯甸臣身前保護後場,巴卡約高在左路大量前插頂到肋部,甚至頂到鋒線。而法比加斯則居右位置更加靠前,與拉邊的夏薩特一起,和右翼衞與艾斯派古達再次構成菱形。法比加斯與夏薩特大量的換位,結合左路的寬度及幾名技術球員之間縮小距離的抱團,球隊解決了推進問題,艾斯派列古達也承擔了一部分中場的職責,並通過斜向45度傳球支援莫拉達。

不過這一體系也有無法調和的矛盾。莫拉達的負荷巨大,每場比賽對抗強度很高,大量的背身持球、針對對方後場的衝刺與扣球變向。他除了負責搶點、無球衝擊對方防線身後之外,還承擔了大量支點聯繫隊友的任務。而且3-5-2體系下,莫拉達往往深陷對方多名後衞的夾擊。同時,由於大衛雷斯無法上場,球隊的整體陣型也被迫回收,這也拉長了反擊的距離,無形中增加了莫拉達的負擔。這樣的結果與夏薩特有不少關係。長時間作為邊路進攻中場的夏薩特,實際上缺乏足夠的前鋒素質。尤其是跑位上對莫拉達的幫助,及兩名前鋒之間的聯繫。同時,夏薩特的射門並不算很好,也很難利用到莫拉達所打開的空間。而更為關鍵的是,巴卡約高在插上後,往往只有頭球能威脅龍門,法比加斯則缺乏必要的拿二點的能力以及後續的後插上射門,車路士這一3-5-2體系缺乏足夠的進攻人數,這一矛盾必須通過購入一名能後插上的中場才能解決。可以説,當下這一體系最適合的正是曾在車路士不為重用的迪布尼,但可惜................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