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就你的,是你的人格塑造和文化底蘊。
  
  20166月,農村公益慈善家杜聰在北京大學演講時,分享了他救助艾滋遺孤的心路歷程。那時在河南農村,有些非法血站違規經營,導致很多貧困農民因賣血感染艾滋病。當時已經是華爾街投行精英的杜聰,因為項目原因來到當地考察,走訪之處,幾乎家家都有艾滋病人。有一位躺在病榻上的母親,瘦得肋骨突出、眼窩深陷,杜聰來看她時,她緊緊握住杜聰的手,求他幫忙照顧自己的孩子。
  
  回到工作崗位,杜聰總忘不了在艾滋病村的見聞。那些花季孩子們背負的沉重苦難,那位母親見到他時的渴望眼神,讓他徹夜難眠。他想做點什麼幫助孩子們,但是他也知道,相對於全社會對艾滋病人的歧視,他能做的只是杯水車薪。杜聰徹夜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巨大的精神壓力讓他一度瀕臨崩潰。
  
  一次聊天時,哥哥開導他: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帶你去維多利亞灣玩耍的情形嗎?那天很多海星被潮水帶到岸邊擱淺,你一隻只撿起來扔回海里,可力氣太小,拋得太近,海星就又被海水帶到岸邊。當時我還勸你不要救了,白費功夫。可是你一直堅持,還告訴我說,不放棄每一隻海星,每救一隻,對這隻被救的海星來說就是有意義的。家人的鼓勵讓杜聰重新點燃了希望,這一年,他辭去年薪百萬的銀行工作,發起成立智行基金會。智行就是要把智慧付諸於行動,幫助不幸的人。
  
  作為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杜聰深知教育在改變人生命運中的巨大作用。他不限制資助名額,每到一個村,凡是符合受助條件的家庭都能得到幫助;他不限制學習方向,有的孩子去了北大清華讀書,有的孩子在培訓學校獲得了一技之長,還有的孩子自主創業,幫助更多同伴。他唯一要求的,是孩子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每年假期,都有幾百名受助學生以艾滋孤兒的身份,回到家鄉支教、家訪等,用親身經歷鼓勵弟弟妹妹們。
  
  一天,杜聰在學前班看望孩子們時,被一個小女孩的連環畫震撼了,第一張畫上,她請求卧病在床的媽媽賣了自己,這樣就有錢治病了。第二張畫上,她告訴媽媽不要難過,因為自己長大後會回來找她。看著稚氣而又懂事的文字,杜聰淚濕眼眶,他深深覺得,比資助上學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們擁有強大的內心,勇敢面對艾滋病,克服被歧視的陰影。於是,他發起了面向低幼孩子的藝術療傷項目,通過畫畫、唱歌、舞蹈、戲劇等方式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他還組織農村的艾滋孤兒去北上廣等大城市參觀名企、高校、博物館,或者在五星級大酒店喝下午茶。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認識世界、樹立奮鬥目標。
  
  2006年春節期間,有個受助孩子的父親,在鞭炮廠打工時不幸因爆炸事故身亡。聽到這件事,杜聰思考了很久,他意識到,艾滋遺孤的產生根源不是疾病,而是農村貧困問題,救助艾滋遺孤,就要從幫助農民找到健康可持續的職業入手。
  
  隨著智行基金會的名氣越來越大,有很多國內外大品牌想通過基金會直接給艾滋病感染者捐款。杜聰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勸說他們把這筆錢用來投資辦廠、生產環保用品和僱傭感染者。在他看來,慈善不是施捨,感染者們通過自食其力獲得有尊嚴的收入,通過多勞多得改善自己的生活;生產利潤可以長期用於資助艾滋遺孤。杜聰每年要在國內外高校、公益組織和企業進行四五十場演講,還時常要在全世界飛來飛去籌資,但他還是堅持每天抽時間和孩子們說說心裡話,聊聊QQ、微信,幫他們選擇專業和介紹就業機會等,而他最堅持的,是親自面試每一個申請資助的大學生,藉此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心,繼續幫助更多的人。
  
  杜聰曾經獲得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公益慈善大獎——拉蒙·麥格賽賽獎。在他看來,每一位艾滋遺孤就是一隻小海星,無論他們受到過多少歧視,被多少貧窮、疾病等影響過,只要我們不放棄每一隻海星,他們就可以通過愛心、鼓勵、栽培獲得很好的發展。我相信他們會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