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他為了做一本雜誌,常常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罰寫不再不務正業的保證書;18歲,他用全部的生活費來創業,結果賠了個精光;19歲,他再次創業,申請辦理休學。

看著別人都在象牙塔里享受大學的美好時光,而他卻為了虛無縹緲的創業夢而要休學,母親非常不理解,覺得他就像是被傳銷洗腦了一般,擔心他誤入歧途,諄諄告誡不成,幾次與他大吵,憤而出手相向,甚至鬧到了要斷絕母子關係的地步。可固執的他,不為所動。

20歲,他帶著夢想到了人地生疏的北京,租住在混亂的民宅里,連應聘人員都不敢帶進來。每次,都是約在一個咖啡館裡,雙方談好了意向,才敢將應聘人員帶到那個混亂不堪的稱為辦公室的地方。

幾個月後,連續做出來兩款產品,可是由於新產品缺乏宣傳,也沒有太多新意,很難與同類產品進行競爭。理一下財務,他發現錢馬上就要花光了,而公司一點進項也沒有。深夜,他坐在黑漆漆的屋子裡,內心無比糾結。如果繼續下去,公司還是沒有起色的話,就會賠光所有的錢,為此他就會負債上百萬;如果放棄,那麼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而自己捲鋪蓋回去更會受到人們的嘲笑。經過一夜的思考,不死心的他決心再做最後一個產品,若是失敗就重回學校上完大學的課程。

一天,同宿舍的好友打來電話,一番寒暄後,問他怎麼給女孩挑選禮物。原來,馬上就要到情人節了,為了給女友送一款心儀的禮物,好友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可是試探問了幾次,女友的熱情都不高,便向他來討主意。經過多年打拚,他很了解不同年齡客戶的需求,便向好友推薦了幾種禮物作為備選。就在他為新產品的研發而焦頭爛額時,好友又打來電話,是感謝他的。聽了他的建議,好友將禮物送給女友,一舉贏得了芳心。在電話中,好友還打趣,說他是紅娘。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經過一番調查發現,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送別人禮物,有時還會因為送錯禮物而引發不必要的誤會。他想若是有一個軟體專門幫助人給戀人、家人、朋友、同事製造生日、節日、紀念日的驚喜,不僅省卻了挑選禮物花費的時間,也消除了這種不必要的誤會,必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經過一番思考與調查,他將最後一次創業機會押在了禮品上。

儘管他的想法很好,方案也做得漂亮,卻遭到了同事的反對,同事一致覺得受政策的影響,禮品市場已經逐年萎縮,做禮品無疑是自掘墳墓。可是,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每個人都要送禮物給親戚朋友,中國的禮品市場非常大,所以堅持要做禮品。看著日益緊縮的錢袋,他忍痛裁員,只留下4個人,大家一起沒日沒夜地為了最後一次機會而努力。功夫不負苦心人,幾個月後,一款名為禮物說的APP上線,按照贈送對象、贈送場合和他/她的個性,而將禮物做了分類,製作了不同的攻略,要選一款適宜的禮物點點滑鼠或者劃劃手機屏幕,幾分鐘就搞定了。而清新的風格,使得APP一上線就俘獲了一大批90後女生的芳心。如今,禮物說的用戶已經突破了1000萬,月銷售額突破了5000萬元,成為國內禮物領域最大的移動電商,也獲得了頂級投資機構的千萬美元融資。

他就是人稱「90後馬雲的溫城輝,說起成功的秘訣,他說:我只是努力做一棵向上攀爬的藤,無論歷經風吹日晒,終不忘初衷。從鑽出地面的那天開始,柔弱的藤就一直向上攀緣,即便歷經暴風雨的摧殘、烈日的肆虐,從沒放棄目標。因為它知道如果放棄目標,便會被踐踏,而只有不停地向上攀爬,才能站得高看得遠。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