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業正掀起無人商店熱潮,2018年,繼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宣布開放無人店Amazon Go,揉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展現新科技實驗成果,中國兩大網際網路集團——阿里巴巴與京東,也如火如荼地開設無人超商,台灣企業更是跟上勢頭,1月底,先是7-ELEVEN 無人商店「X-STORE」內部測試計畫正式啟動,全家也緊接著宣布推出能年省858小時工時的科技概念店。


對於這波新科技應用浪潮,近年品牌轉型成功的全聯有著不同看法。全聯執行長謝健南於1月30日受訪表示,目前全聯不會規劃無人店,然而會先推動新科技運用,像是「自助結帳」就是現今全球實體零售重心。


中時電子報報導全聯會先朝電子支付發展,讓全聯福利卡從實體變成具有儲值、集點及支付等功能的會員App。因應自助結帳大趨勢,謝健南提到:「無人商店還在測試新機制的可靠度及穩定度,測試消費者使用前後的改變,因此全聯並未規畫開設無人商店,許多新科技應用是愈晚做愈便宜。」目前,全聯購物可用悠遊卡、一卡通、中信和台新兩家銀行信用卡支付,未來全聯不排斥任何銀行的信用卡機,然電子支付改變太快,支付種類愈來愈多,安全問題必須謹慎考慮。


數位時代報導,無人店結帳技術繁多,要如何達到節省超商人力、提升消費者體驗兩項目標還是未知數。以7-ELEVEN無人商店「X-STORE」為例,「自助結帳區」共有2台自助結帳櫃台,透過AI辨識商品技術,POS螢幕能顯示購買商品清單,也可使用「刷臉結帳」,不過,相對於Amazon GO主打機械學習、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拿了就走」結帳方式,7-ELEVEN自助結帳方式對消費者不一定友善。


今日新聞報導,無人商店確實為新零售先驅,然而在台灣市場實行並無技術阻礙,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相對Amazon Go想用科技取代高額人力,中國的無人商店則是零售技術革新一環,商研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範慧宜表示,台灣零售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被電商市場瓜分了營業額,為了突破困境,應該要考量「什麼新科技可以加強消費者體驗」,以及「消費者要的是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