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一出生,Miranda就是人生勝利組!

出生自社會高層的家庭,爸爸是醫師,

閒來會拉小提琴自娛,

而她是台大畢業,高挑美麗、時髦洋味,

愛旅行也懂得享受人生,做了十年空姐,

等到玩夠了就退下來,馬上被高薪禮聘到

全球知名的頂尖精品品牌擔任品牌經理,

台灣大陸兩邊跑,

又是另一個風光的十年!

前面二十年,Miranda的職涯人生,

不只是一帆風順,

比起一般人更是豐富精彩、淋漓盡致,

好不暢快!


台大畢業、當了 10年空姐

誰知道,三年前,

黑夜無聲無息到來,

倏地把Miranda整個人籠罩住,

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個工作,

這時她才發現到自己

是一個「喜歡工作」的人,

沒有工作讓她頓失依附,找不到自我。

「以前,隨時手上都有

兩三個工作機會等著我點頭,

職位高,薪水高,

現在卻是三年也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工作。」

很多人過了45歲以後,都會有相同的經驗,

找工作突然變得極端困難。

這時候經驗正豐富、人格正成熟,

一夜之間卻被社會拋棄,不再被需要,

有一陣子Miranda深深自我懷疑:

「我有這麼不中用嗎?」

「為什麼別人看不見我的能力?」

她只好到二手服飾店 當店員

做著不適合自己的工作

為了不要因此縮在家裡,她接受朋友的請託,

一星期兩天到二手服飾店當店員。

環顧一下店裡,大小品牌都有,

放得又擠又亂,連冷氣都捨不得開,

偶爾路過逛進來的鄰里歐巴桑們

問一些有的沒的問題,任誰都看得出

Miranda氣質與涵養和這家店是異常的不搭調。

「我常常覺得,

人在店裡,靈魂卻不在。」

其實職場,不見得是圓夢的地方!

這是條件高的人都會有的典型思想!

追求自我實現與築夢踏實,

企圖在工作裡找到夢想,

以為職場是靈魂的落腳處,

覺得「靈肉合一」才是理想工作。

可是事與願違,

即使曾經看似可以在工作中圓夢,

久了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了調,

離自己期待中的夢想愈來愈遠,

心中再也不起一絲悸動。

多數的工作 說穿了

就是一個飯碗,

根本無法容納夢想!

也有年輕人滿懷高昂鬥志、滿腔熱血,

到職場工作兩年三年、五年十年過去了,

才發現多數的工作

就是一個工作而已,

根本找不到夢想,無法給靈魂一個歸宿。

這樣的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

讓人不免開始自我質疑:

「是我不夠努力找到理想工作?」

還是「我必須改變自己的夢想?」

都不是!請停止自我否定,認清楚一個現實,

多數的工作說穿了就是一個飯碗,

根本無法容納夢想,

就算有夢想也是老闆的夢想,

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事實,

不是費盡千辛萬苦尋尋覓覓可以改變的。

工作其實就是「飯碗」

把飯碗捧穩了,再談夢想也不遲

那麼,請從雲端飄然而下,來到人間,

正視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本質,它就是飯碗,

讓人經濟獨立、

自給自足的一個依靠,

先站穩這一步,

填飽肚子後再談其他也不遲。

如果連這一點都無法滿足,

生活不下去,拖累別人,談其他都是多餘,

包括不存在自我的自我實現,

以及八字沒一撇的夢想。

何妨把工作當作一個靈肉分離的修道場,

一旦這麼想,心中會踏實,

不再虛無飄渺,也不再自尋煩腦。

(圖片截取自:friday影音

像《東京逐夢物語》的漫畫家,

也是用飯碗支撐夢想!

最近我從圖書館借了一部電影《東京逐夢物語》,

是日本漫畫家西原理惠子的自傳式電影,

講她來到東京念美術大學

與努力成為畫家的過程,

其中最讓我震撼的

是她的大學打工是當陪酒小姐。

(喔,原來日本女大生陪酒這個風氣

是真的,不是新聞誇張的…)

繼父失蹤,失去家庭資助,

一個人在物價昂貴的東京生活,必須靠自己,

面對活下去的生存底線,

西原理惠子無法唱高調談理想,

只能採取「靈肉分離」的策略,

白天上課,晚上陪酒,

夜裡回到住處再不斷畫呀畫,

投入創造,奔向夢想。

可是西原理惠子畫得很爛,

每個人都笑她毫無天分可言,

到處投稿受到不斷退件與不留情面的嘲笑,

即使如此,西原理惠子不改其志,

堅持要當插畫家。

後來有一家色情雜誌老闆看她可憐,

施捨給她一個工作,居然是畫做愛的動作,

西原理惠子硬著頭皮接下來,

從這裡當作起點,跨出職業畫家的第一步,

最後雖然不是靠繪畫天分崛起,

而是靠「無厘頭的好笑」走出一片天,

成功到必須請專家來幫忙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