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很多人已經計劃好如何吃喝玩樂,但當你胡吃海喝、大快朵頤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警惕引發消化道疾病。眾所周知,肝臟是人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並有去氧化,儲存肝糖等功能。肝臟血液供應非常豐富,肝臟的血容量相當於人體總量的14%,所以肝的作用非常大,萬不可輕視。但是在很多時候,人們的一些壞習慣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我們的肝臟。有四種壞習慣,比喝酒還「傷肝」。



1、過多的糖分攝入。食用過多高糖食物,不僅易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肝臟內,誘發脂肪肝,而且還會使胃腸道的酶分泌過多,影響食慾,加重胃腸脹氣,所以大家應少食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品等。


2、愛吃辛辣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可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加重肝臟負擔,特別是肝炎患者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負擔,誘發消化道出血,所以大家應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3、經常吃加工的食品。加工的食品含有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大量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解毒、代謝負擔、誘發肝損傷,所以大家應少食加工食品。


4、攝入過多亞硝酸鹽。研究發現,亞硝酸鹽可在胃內合成亞硝胺,從而變成一種強烈的化學致癌物,誘發肝癌,所以大家應少食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如泡菜、醃菜、鹹魚等。


吃這兩樣東西,為肝「減負」


春節期間,相信不少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都殘存在大家的肚子裡,還未來得及充分消化吸收。再加上熬夜和各種油膩、甜膩的過年零食,更加加重肝膽和腸胃的負擔。


1、「連年好事大利」湯


【材料】


蓮藕750克切塊,蓮子、綠豆、蚝豉干各50克溫水浸泡2小時,豬橫俐1條,豬脊骨250克,陳皮5克,生薑3片(4-5人分分量)。


【製作】


以上材料放入瓦煲,加水2800ml,武火煮沸後調文火慢熬2小時,下鹽溫服即可。


【功效】


清熱下火,理氣健胃。



點評:


春節期間大家吃得多的是精加工食品,這些食品高脂肪、高糖分、高熱量,最容易導致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引起口角炎、手足脫皮、痤瘡、便秘等「上火」症狀。五穀雜糧才是最健康的食物,建議大家在酒後或者熬夜之後不妨吃些五穀雜糧,如小米粥、山藥粥、燕麥粥等,均有助於護胃排毒。


2、解酒有好湯


銀耳蝦米滾西芹湯


【材料】


銀耳40克泡發切小塊,西芹500克拍碎切段,蝦米50克,生薑3片,新鮮紫蘇梗15克。


【製作】


銀耳、蝦米和生薑片先放鍋內,加水1500ml,滾至銀耳出膠後放入西芹段和紫蘇梗,再稍滾片刻,下鹽和少許花生油即可。


【功效】


解酒醒脾,和胃止嘔。


點評:


春節的餐桌上,大快朵頤之餘,喝酒是免不了的事情,適量喝酒可以活血通絡,改善循環,但醉酒就絕對傷身了。對於那些餐中喝酒喝多了的人,飲用此湯品對醉酒後的噁心反胃、食慾缺乏、頭暈頭痛、面色潮紅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