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圖文無關)

日本現在的輕小說界中,源自「成為輕小說家吧」等網站的網絡系輕小說是大行其道,雖然這些被統稱為なろう系的輕小說有不少是龍傲天式的作品,但擋不住相關的動畫企劃一個接一個的出。不過日本媒體日刊サイゾー報導,現在なろう系輕小說作家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一些網絡小說作者根本無法按照編輯的建議修改原稿,為了確保實體版小說按時發售,一些編輯是既當爹又當媽代替作者直接修改網絡輕小說內容變成適合實體版發售的內容。

日刊サイゾー引用某位輕小說編輯的話說,現在輕小說新作家的發掘除了舉辦公開徵稿活動外,基本上完全是依靠網絡,排名靠前的作家都被電擊文庫等大手輕小說文庫選走,中小輕小說文庫也是盯著網絡上挖掘新人作者,這已經是日常業務的一部分了。這幾年很多憧憬商業輕小說出道的作者,將自己的作品發佈在網絡上,作品吸引到讀者的話,出版社自然就會主動來聯絡出版實體版書籍的事宜,這已經是套路,這種一開始就能看到作品內容而且看到作品人氣的選拔新人方式,雖然有助於編輯們選擇人氣作品和有潛力的小說作者,但由於網絡小說作者水平參差不齊,也出現了新的問題。

對於專業的輕小說編輯來說,在網絡上獲得極高人氣的輕小說,能夠馬上就能出版的作品數量是很有限的,於是編輯們就會要求作者在實體書出版前對原作內容進行一定的修改調整,但其中有的網絡小說作家無論修改幾次都無法達到出版社和編輯部的要求。編輯在修改意見用紅筆標註,一個多月後作者交回來的原稿只有幾行的修改,這些作者說自己在網絡投稿的時候就已經竭盡全力了,無論如何也再改不出內容了。

本來編輯的工作應該是及時斥責作者,將作者培育成專業的輕小說作家,但如今輕小說的編輯已經沒有能夠做這種事情的餘力了,不能因為作家改不出來內容就延讓小說的發售延期,所以乾脆就編輯直接上陣替小說作者修改內容,現在很多輕小說編輯的工作是找到新人作者,然後替他們改原稿重寫劇情,根本就沒有培養作者的精力。特別是出版輕小說數量較多的大型出版社,實際內容是編輯代筆的情況增加,被採訪的編輯說因為作者放棄,自己是代替作者寫了200 頁左右的內容,其中還有幾乎都是編輯所代筆的作品,但是這些小說的版稅都進入到了作者的口袋中,而不是進入到編輯的口袋中,編輯也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