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7 14:34

美國新聞網站2月15日報道,美國海軍派出一艘航母在南海巡航,並希望讓周邊的盟友和潛在對手都知道這艘航母的“使命”。

報道稱,美軍14日邀請了國際和地區媒體登上正在南海巡航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參觀采訪。

“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指揮官約翰·富勒表示,美國希望大家都知道美軍在這裡行動,而且扮演著重要角色。

他說:“很明顯,我們在南海活動,而且我們直言不諱地這樣說。我們沒有躲躲閃閃,我們將靠港訪問。”

圖為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卡爾·文森”號是美國海軍服役時間最長的航母之一,近年來在亞太地區相當活躍。去年該艦就曾在南海巡航,還曾與韓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練。

該航母戰斗群指揮官約翰·富勒表示,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很重要。

“太平洋沿岸國家重視穩定,”他說,“這就是我們來這裡的原因。”

英媒稱,盡管富勒並未點明,但美國航母戰斗群巡航南海,顯然是要向中國發出明確信號。

報道稱,美國政府上月公布國防戰略報告,把中國稱為“戰略競爭對手”。

法新社報道說,此次美軍邀請媒體參觀“卡爾·文森”號,也有安撫亞洲地區盟友之意。

此外,報道認為,“卡爾·文森”號目前在南海的行動並不只是例行公事。

上月,到訪越南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宣布,“卡爾·文森”號將於今年3月到訪越南峴港。這將是越南戰爭結束後,美國航母首次訪問越南。

========

美海軍推行重大改組,太平洋艦隊貌似削弱實則加強

2018-02-17 10:52:00

熱點新聞:據美國《海軍時報》周刊網站日前報道,目前美國海軍正在推行重大改組,或將剝奪太平洋艦隊的部分或全部人事、訓練和裝備職能,收歸位於東海岸的美國艦隊司令部,以緩解太平洋艦隊當前所面臨的戰備不足和任務負擔過重的困境。

隨著國際和地區安全形勢的發展,為了應對新的安全威脅,遂行新的戰略任務, 美國海軍相繼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對包括編制體制在內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調整,這種變革對於美國有效應對當前安全威脅,發揮全球影響力有重要作用。此次美國海軍推動大規模改組,主要目的是優化太平洋艦隊的管理體制,以使其更好地應對當前地區復雜多樣的挑戰和大國競爭的需求,確保其未來海軍力量作戰能力得以全面發展。

目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已經進入南海,在南海進行軍事訓練。

太平洋艦隊已“力不從心”?

美國海軍力量主要集中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艦隊,其中太平洋艦隊擔負的是美國本土西海岸海上防禦和太平洋—印度洋戰區的海上作戰任務,下轄第三和第七艦隊,其中第三艦隊負責東起美國西海岸西至東經160度,北起北冰洋南至南極洲的區域,基本覆蓋了整個東太平洋海區;而第七艦隊則負責東經160度線以西直至非洲東岸紅海(不包括波斯灣),南達印度洋及南極,北至白令海峽,海上作戰的區域非常廣闊。在目前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安全形勢日趨復雜,熱點問題不斷發酵的情況下,太平洋艦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為維護美國及其盟國在該地區重大利益的重要力量。

從兵力規模上來看,目前太平洋艦隊共有總兵力23萬人,裝備各型艦艇230艘,其中作戰艦艇近130艘,包括“尼米茲”號、 “卡爾·文森”號、“斯坦尼斯”號等航空母艦6艘、戰略導彈核潛艇10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6艘,其他各類作戰和後勤輔助艦船約100艘。在兵力部署上,第三和第七艦隊除了負責各自轄區作戰任務外,還經常進行艦船抽調和不定期輪換,以保持每個艦隊至少擁有2艘航空母艦以及40餘艘各類艦艇,以便組成約9-10個特混艦隊,有效完成本轄區內機動作戰、指揮控制、偵查巡航等任務。

雖然從總體上來看,太平洋艦隊規模龐大,力量雄厚,但由於負責的區域過於廣泛,加上執行的任務類型復雜多樣,很多艦船常年疲於奔命,事故頻發。例如,在2017年,太平洋艦隊就有多艘艦只發生撞船事故,造成十餘名水兵死亡,為此美海軍還一度暫停了該艦隊在全球范圍的行動,並把多名最高將領撤職。而此次美海軍下決定對太平洋艦隊進行改革,實際上也是對該艦隊近年來不佳表現審查和反思的結果,希望以此來解決長期困擾該艦隊的頑疾,從而進一步提高其整體運行和作戰能力。

“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也在中國周邊海域。

整體上重建艦隊管理體制

美國海軍實行的是典型的軍政軍令分開體制,行政管理和作戰指揮系統各自相對獨立。以太平洋艦隊為例,其平時管理屬海軍作戰部領導,通過各兵種(或艦種)司令部以及訓練、後勤司令部來領導下屬的艦艇大隊和中隊。在這些司令部中,除潛艇司令部外,其他艦種司令部只負責所轄部隊的行政管理和物資技術保障,實施人員調動、分配、後勤保障及組織訓練,對所轄部隊無作戰指揮權。只有在下達作戰任務,艦隊劃歸各自戰區總部統一指揮後,才根據任務需要組成相對穩定或臨時性的編組,包括作戰艦隊、特混艦隊、特混大隊、特混小隊和特混支隊等。

但是,由於近年來太平洋艦隊在執行“反恐戰爭”和“地區威懾”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美國海軍高層賦予了一定的機動處理權,在部隊管理和軍力部署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處理,從而使得其內部認為艦隊地位特殊,位於獨立戰區,在很多情況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再明確劃分指揮和管理權限,從而使得艦隊在管理上出現了較大的混亂,不僅部隊任務負擔過重,也降低了行動效率,同時還出現了一系列事故。為此,美海軍在進行多次評估檢查後,下決心通過推動體制改革,從根本上理順太平洋艦隊的管理體制,以解決其所面臨的管理混亂和戰力不足困境。

根據此次由美海軍作戰部副部長領導的海軍戰備改革與監督委員會提出的計劃,將會把太平洋艦隊下轄的兩個中將級兵種機關——水面艦艇部隊和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部隊機關降為少將級別,並遷移至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諾福克,劃歸大西洋艦隊司令部管轄。這種改革方案不僅意味著美國海軍試圖對太平洋艦隊進行“收權瘦身”,限制其規模過於臃腫龐大,增強其作戰能力和效率,同時還顯示出美海軍試圖從整體上重新構建兩大艦隊的管理體制,增強海軍領導機構對戰區一線部隊的控制權。

從太平洋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美對外戰略所確立的側重點來看,太平洋艦隊的地位不可能下降。

未來太平洋艦隊地位不會下降

有分析認為,此次美國海軍實施大規模改組,除了調整相關體制關系外,很可能還會縮小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將更多的艦隊部署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使太平洋艦隊的重要性下降,但實際上,從太平洋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美對外戰略所確立的側重點來看,太平洋艦隊的地位不可能下降,甚至還會呈上升態勢。

首先,亞太地區一直是美國重點關注的區域。特朗普上台後,雖然一度宣稱要取消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姿態而已,從其近期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亞太地區仍然處於對外戰略的首要地位。例如,就在計劃推行對太平洋艦隊進行改革的同時,美國海軍宣布將向東亞海域再派出兩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與此前部署在日本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進行匯合,補充進入美國部署在亞太的遠征打擊群艦隊。作為亞太地區主要軍事力量的太平洋艦隊,在目前亞太安全形勢日趨復雜,熱點問題頻繁出現的情況下,必將責無旁貸,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次,美近期出台的相關戰略文件更加重視太平洋艦隊的地位和作用。從2017年底,美國先後發布了一系列國防與安全戰略文件,將與中俄的大國競爭視為其面臨的主要挑戰,而太平洋地區無疑是這種競爭的主要場所。例如,2018年1月發布的新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就將應對朝鮮核問題作為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重點和優先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太平洋艦隊在執行針對中俄的“威懾”任務、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和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同盟關系等方面,都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最後,此次改革是進一步統籌美國海軍資源,優化兩支艦隊之間的協作關系。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是面對當前世界和地區性威脅的不斷增長,已無法滿足當前國防戰略對海上力量的巨大需求。根據美軍近期數據統計,目前美海軍的284艘主要艦艇中,58艘處於前沿部署狀態,226艘處於輪換、維修和休整狀態。而在美國本土的艦艇中,有三分之一處於維護狀態,其餘部分有一半以上的艦艇至少需要30天才能到達主要作戰地域。因此,在目前美海軍提出的“350造艦計劃”短期內還無法實現的情況下,美海軍只能統籌相關資源力量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完成軍事任務和戰略目標。

此次美國海軍對太平洋艦隊進行“削權瘦身”,將部分機構權力轉隸至大西洋艦隊,看似削弱太平洋艦隊的力量,但實則是在理順兩支艦隊之間的關系,使有限的海上力量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從未來發展來看,如果美國真正實現了兩大艦隊的無縫對接和密切協作,將極大增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使其更加專注於所屬轄區的海上戰略和作戰議題,成為美國實施大國競爭和地區威懾的重要依靠。在這種情況下,太平洋艦隊的作用和地位必然會只升不降。

參考來源